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 > 展讯 >

从文物家具的修复看梓艺坊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凿枘矩矱——古代木雕装饰构件及修复技艺展》北京798艺术区开幕

2017年12月23日,一场名为《凿枘矩矱——古代木雕装饰构件及修复技艺展》于北京798艺术区罐子茶书馆火热开幕。此次展览由张弛策划、梓艺坊主办、罐子茶书馆承办。

展览当天,几十名古典家具圈知名人士齐聚罐子茶书馆。其中有著名木器鉴定专家、央视《鉴定》专家张德祥,古典家具收藏家、北京文成堂主人张春林,家具修复专家王进奇、刘东、林勇等,大家在冬日的暖阳里共同见证了之前残缺不全,后被完好修复的珍惜明清老家具。

798罐子茶书馆门口人头攒动,大家对修复匠师的手艺称赞不已

展览现场,刨子滑动,木花飞溅;叮叮当当,雕刀旋起。一个个破旧的家具构件,静静地等待着匠师们的巧手为其再现往日风采。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文化复兴口号的提出,举国上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博行业蓬勃发展。在这个大文化背景下,一个神秘的专业也逐渐为人所知——古典家具修复。其专业性高、人才稀少,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人们看着一件件经过千百年岁月的侵蚀,历经沧桑的古旧家具时,往往惊叹于它们之前曾遭遇怎样的岁月变迁,却不知为了恢复这些家具的原本模样,修复专家们经历了怎样艰辛的工作。而今,北京梓艺坊率先揭开这层神秘面纱,让它走进公众的视野,这个举动不仅是古老技艺的展示,更是一场对传统文化的诠释。

人们大都认为家具修复不需要太多文化知识,而事实上,古家具的修复远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清洗、补配、作色、髹漆等处理,它更是一门技术、一门科学。

家具鉴定专家张德祥老师为大家讲解如何识别家具被修复部位

修复匠师修复一件残损破败的家具之前,需要做很长时间的准备功课。他们首先从文化层面和艺术层面解读家具,之后运用各项修复技能对其逐步还原。这其中,匠师需要有一定的审美,并对古代彩绘等具有较高的鉴赏水平,还要考虑材料在自然界中的化学反应等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匠师要带着一颗尊重历史文化的心修复家具、爱护家具、珍惜家具。

修复匠师刘东先生与张德祥老师探讨修复理念

从技术层面讲,硬木好修,柴木难修。因为柴木比硬木软,尤其几百年的家具,糟朽损坏更为严重,有的甚至面目全非,复原过程极其漫长。而这些家具又是过去文人雅仕或富裕人家使用的东西,携带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符号,不是随便补上几块木头就能完事的。有时一块花板上的花样修错了,就会给断代带来极大的困惑,也影响其艺术价值。又兼为了恢复原貌需要补配同时期材料,需从其它破旧古家具中拆除同等材料,所以我们常见修复匠师身影往返奔波于偏远山区地带,收集那些被人当柴禾烧的家具构件。这种高古家具价值并不比黄花梨紫檀差。如果将这些柴木家具比做瓷器,那些具有极高艺术性的则可以堪称宋元时期的“老窑”。这些东西一旦公之于世,只有被完美修复才能再现其文化价值。

梓艺坊负责人张志强为大家讲解家具修复技艺

主办方梓艺坊负责人张志强虽然是个刚刚三十出头的小伙子,但却已有入行二十年的经验,是享誉北京古家具圈的高级修复匠师,多年来经他手修复的文物家具达千件,古家具圈大藏家们都找他修过自己的藏品,其技艺的精绝可想而知。正是因为对于传统木作修复原则的严格遵循,对南北古家具深入的研究体会,张志强才将一件件糟朽于柴薪之间、蔽弃于废宅一侧的古旧家具完美还原,让更多人能体会古家具、古代建筑木构件的精妙之美。

在张志强看来,虽然会修家具的匠师很多,但能够修复高古家具的高级人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也寥寥无几,而之后还能不能有接班人更是不可想像。今天,梓艺坊在798罐子茶书馆搞修复展览,不只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修复技术,而是想让这门老手艺能够延传下去,唤起传统文化爱好者那份敬畏之心。

与会人士兴致勃勃听取现场讲座

与会专家张德祥先生也认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看不起手艺人,以至于这项古老的手艺埋没于民间不受重视。而今天,年纪轻轻的张志强能在798这样具有浓厚艺术文化氛围的地点搞这样的展览本身就是个奇迹。自古英雄出少年,星星之火可燎原,良好的开端已预示今后的重大成功。张志强手里的这些“老物件儿”,唤醒了人门对古代美好生活的记忆。他和他的团队将木作匠人、匠心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家具修复再现传统手工业和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经梓艺坊修复的明代大柜令现场人士不断叫好

我们期望更多人来到798罐子茶书馆参观,和张志强们一起,带着敬畏之心欣赏这些尘封已久的“老物件儿”,感恩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领略修复匠师们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让这份传统技艺更大范围内延传!(李心宇)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