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清宫廷艺术的重估与展望
康雍乾三代130余年,是中国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其间中西交流并蓄、满汉融合、朝野互通,也形成面貌丰富的宫廷艺术形态。8月19-20日,20多位国内外专家齐聚龙美术馆西岸馆,以“重估与展望——盛清宫廷艺术史研讨会”为题,探讨盛清宫廷艺术的发展脉络与研究价值,《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在此选取其中五位的发言,略有删节。
康雍乾三代130余年,中西交流并蓄、满汉融合、朝野互通,也形成面貌丰富的宫廷艺术形态。8月19-20日,20多位国内外专家齐聚龙美术馆西岸馆,以“重估与展望——盛清宫廷艺术史研讨会”为题,探讨盛清宫廷艺术的发展脉络与研究价值,《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在此选取其中五位的发言,略有删节。
皇室与文人互动刍议
白谦慎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我要提出艺术史叙事中是否存在文人话语霸权的问题,首先就是讨论范围的界定,其实在皇室里,不管乾隆受到董其昌多大的影响,在其生活的物质环境或是视觉环境中,还有很多不是董其昌的影响,跟文人艺术没有什么关系的,我们就不讨论这一部分的东西。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部,第一个就是历史写作中,是否存在对宫廷中的非人文艺术的漠视和鄙视。第二个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中,皇室和文人有直接交集的那部分,两者在艺术方面的关系如何?亦即,在艺术的领域里,皇权和文人的关系如何?
需要注意的是:对待过去和当世不同、收藏和创作不同、社会身份和风格的不同,文字记载和实际状况的不平衡,有些不平衡是否可以用“文人话语霸权”来概括。还有文字记载和实际状况的不平衡,这个不平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艺术历史上,那么这样的不平衡,是不是就一定代表着文人话语的问题,乾隆他可以学董其昌,同时也可以爱郎世宁。
强势皇帝和弱势皇帝的不同;热衷艺术的和不热衷艺术的不同,所以,这里讨论的晚清例子,只是提供一个具体的参照,而不一定带有共性。我使用的材料更多的是晚清官员的日记,这些描述不见得能够回述到解释之前的现象,但是至少可以有一些参考。我说四个人翁同龢、潘祖荫、吴大澂、顾肇熙,这四个人都是苏州人,在晚清苏州的政治势力非常大。
从日记可以看出需要这些官员写的字,量是很大的。代笔者再找代笔者,可能都来不及写。同治十年年末,因同治帝将于次年举行大婚,朝廷派潘祖荫为皇后寝宫写匾对等,潘祖荫来不及写,请时在翰林院供职的吴大澂约顾肇熙、许玉瑑来帮忙。潘祖荫致吴大澂信这样写道:“皇后邸第扁对、屏幅三百余件之多,限正月初五日交,今日发下。吾弟明日午刻能过舍来一助我否,岁底如此奉烦,殊不情耳”。潘祖荫在致鲍康信札中云:“连日供奉笔墨,纷至沓来。日不暇给,虽有清卿诸君帮忙,仍无片刻暇也。衝泥终日,握管良苦。”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在北京很多的牌匾,这绝对不是皇帝写的,就是大臣写的。
《翁同龢日记》记载了少年皇帝的学习活动,包括读、背诵,还有就是写字。如光绪二年八月廿二日,“写字未经在旁指点却写得好。”还有二月廿一日,“是日上于养心殿东暖阁见侍学诸臣,恭亲王偕伯彦诺谟祜、景寿、臣龢、夏同善为一起,上向南坐,设矮案,铺纸索笔作书,臣龢以墨染笔,即写‘天下太平’、四字,又书‘正大光明’四字,极端正。”而皇太后选择性地赐给大臣字,谁赐谁不赐,赐多少都有讲究。更有意思的是皇帝当场写福寿是有一个仪式。当皇上写到福字下面的“田”的时候,大臣就开始跪着向前,这个仪式是非常具体的,这个记载了不止一次。道光,嘉庆,乾隆时期具体如何我们不知道,但大概可以推想一下,可能会有类似的行为。
再提一个问题,翁同龢的日记是否有涉及宫廷风格的绘画?完全没有,这个不是歧视或者是漠视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说是泾渭分明的两件事。所以我们回到艺术叙事当中是否存在话语权的问题,这种话语是否为了争取更多的文化和社会资源。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和背景使艺术史叙事中存在人文话语霸权成为一个学术的问题,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学术议题。
清代宫廷漆器珐琅
的艺术价值
张荣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我首先介绍清代宫廷的造办处,造办处是清宫内务府所属负责制造皇家御用品的专门机构。康熙年间始建于养心殿,康熙三十年移至养心殿外慈宁宫以南,直至1924年溥仪出宫前。造办处为宫廷服务了200多年。造办处设管理大臣,由皇帝特派的内务府大臣担任,其内部有六个管理部门。
康熙三十二年造办处开始设立作坊,各类专业作坊有六十余个,与皇室生活息息相关,它的职能范围很广,除御用品制造、修缮和收藏外,还涉及室内装修陈设、舆图绘制、兵工制作、贡品接收和洋人管理等等,大大超出工艺制作的范围。造办处的制作网是具有全国性的,一些特殊工艺,由北京造办处设计图样,分别由杭州、苏州、江宁三织造及九江关和粤海关等御用作坊制作。所谓的“官造”、“御窑”就是在造办处统一指挥下做出的各类器物。
再说一下漆器的历史,漆器距今有8000年的历史,明代隆庆年间浙江著名漆工黄成著《髹饰录》一书,将漆器分为14类,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品种有雕漆、描金漆、戗金彩漆、螺钿漆、镶嵌漆器等。在漆器品种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清代漆器是对几千年传统漆器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在漆器品种上超越了明代《髹饰录》的记载。第二,漆器制作得到了皇家的重视与提倡,形成了以造办处为中心的宫廷漆器与地方漆器并存,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局面。第三,清代漆器的使用涉及到皇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宫廷典章的宝座屏风,小到案头的文房清供。故宫收藏漆器18977件,其中清代漆器17743件。康熙款3件,雍正款75件,乾隆款1256件,从故宫收藏漆器的数字可以看出,乾隆朝是漆器大发展的时代。
再介绍一下宫廷珐琅器,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内填珐琅)、画珐琅三大品种。珐琅器具有金属的坚固性、玻璃的光滑性和瓷的耐蚀性,是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工艺美术品。约在公元13-14世纪,掐丝珐琅工艺从中东地区传入中国。
清代宫廷珐琅器的特点:1.主要在皇宫造办处珐琅作制造。除此之外,在广州还有定点为皇宫制作珐琅的“广珐琅”作坊。2.有清一代署有官方年款的掐丝珐琅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同治和光绪。3.宫廷掐丝珐琅在用途上涉及典章用品、佛教用品、陈设品、生活用品和文房用品等。4.清代珐琅器出现了掐丝珐琅与画珐琅结合的器物,即工艺精湛又造型美观。故宫藏珐琅器6619件。其中康熙款掐丝珐琅20件。乾隆款掐丝珐琅774件。
书画、陶瓷和青铜基本是博物馆三大类收藏,而漆器玻璃珐琅竹木牙角笔墨纸砚等等在博物馆中因收藏数量有限,笼统地被称为工艺类藏品,而在民间被称为“杂项”。至少在清代康雍乾时期,这些“杂项”类的小众文物都得到了皇家的重视和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它们同样是精美绝伦的宫廷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圆明园流失文物
的判定与收藏
刘阳 北京圆明园管理处
圆明园文物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每到圆明园文物的拍卖都是重大新闻。我们了解一下最近十五年的拍卖,排名第十位就6200万元,是圆明园的收藏;第九位是以私人形式购买的,何鸿燊先生收藏的马首,就放在他澳门的赌场;第八位7455万元,去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第七位是2010年12月成交的嘉庆云口瓶;第六位9085万元的慎德堂的文物;第五名是圆明园兔首,已经过亿元。前三名,香港佳士得拍出的1.11亿元的珐琅双鹤香炉,第二名就藏在嘉德美术馆,创造了圆明园的书画作品的作品;第一名2.2亿元的万寿连延,也是世界瓷器当时的一个最高价格。我们看到这些不禁要问,圆明园的文物要如何界定。首先要了解圆明园的储藏文物是有标准,但是很遗憾,清宫三代加上所有的建筑都保存的很好,但是整个清朝皇家的收藏圆明园是一个谜。我把世界各国的东西都进行了整理,基本上符合这八种都可以说是为圆明园的藏品。1.第一次抢夺后通过赠送或拍卖形式就直接进入欧美博物馆的藏品。这个存量还是很大的,还有很多的文物在后台的收藏家进行收藏。2.文物有明确的圆明园特征,或者是圆明园专属的文物。3.圆明园文物掠夺者抢夺后在文物上雕刻有圆明园铭文的文物。4.有档案记载明确其为圆明园旧藏。5.盖有圆明园专用鉴藏印的书画作品,盖有“圆明园宝”、“长春园宝”、“淳化轩”、“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的书画作品。6.圆明园掠夺者将自藏文物整体拍卖给富商,并被后者加以标记收藏,后分几批进入国际拍卖市场,此类文物以此标记为圆明园旧物依据。7.圆明园掠夺者后人将文物逐渐拍卖,但文物前后传承有序至今。8.如欧美博物馆有陈列且被确定为圆明园旧藏的文物可与现有文物配套或成一对、一套、一批烧制等,现有文物可算为圆明园旧藏文物。
乾隆平定回疆战图
与路易十四纪实性缂丝版画
刘晞仪
美国大都会艺术馆
亚洲艺术部助理研究主任
乾隆通过耳闻目睹应该不难得知及路易十四应用缂丝装饰宫廷的豪举。乾隆所用的版画记录性质和构图,同法国荷兰战争所做的缂丝版画的系列中,在两国边境在画里面逐渐缩小的节奏都是非常接近的。我认为这个特色来自鲁根达斯的特点,强调名足马匹的细节,是分段战图传统的代表,他们擅用充满戏剧性的意大利风格,和乾隆版画非常类似。乾隆对象征意义的截取,可能是因为其游牧民族血缘。而在一幅版画里面同时有多重视点的现实空间和时间的流域,这是乾隆时期的集大成者。
康熙帝宫廷书法活动
与探求之道
常建华
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
康熙皇帝有一段话揭示了其对书法和政治的关系。康熙十六年三月,玄烨谕翰林院掌院学士喇沙里等:“治道首崇儒雅,前有旨令翰林官,将所作诗赋词章及真行草书不时进呈。后因吴逆反叛,军事倥偬,遂未进呈。今四方渐定,正宜振兴文教,翰林官有长于词赋及书法佳者,令缮写陆续进呈。”我觉得这是通过文化的认同,达到政治合法性的依据。因此想陈述一些康熙皇帝和治道关联的一些书法活动。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文书侍从与南书房的一些事情。康熙十年(1671)任命一批通熟儒家经典和历史知识的官员担任经筵讲官,又从翰林院选出10人充当日讲官员。十二年二月,又改隔日进讲为每日进讲。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书法练习。
第二个方面就是他教自己的孩子,习书,可见书法活动在皇家某种意义上也是成为接班人的因素之一。他还将书法好坏纳入殿试的标准。
第三个就是康熙皇帝赏赐一些督抚和亲信御臣。
第四个就是对活动的场所的题字。清朝皇帝跟历史上的皇帝一样,其统治合法性的依据是对于儒学汉文化中心的掌握。
第五个就是给五台山佛教名山赐匾,赐额五台山等佛教名山寺庙。康熙帝还赐书于朝贡的琉球、安南等外国。
讲几件代表性的书法,康熙首次南巡于康熙二十三年,致祭了泰山象征着天命所归,颂清功业,接续了中国历史的大一统之治统,致祭孔子则表明接续了儒家的道统,同时也表明了治统所归。御赐曲阜孔庙大成殿“万世师表”。第二次南巡是二十八年,康熙帝一行抵达此次南巡的终点杭州,在杭州城住了6天,书写“地平天成”四字悬之禹庙。第三次南巡在三十八年。康熙帝对大学士伊桑阿等说:“明洪武乃创业开基有猷有为之君,前日朕诣陵奠醊,见其园寝已皆颓圮,敕该督抚同职造府官量加修理。”康熙帝发出御书“治隆唐宋”四大字黄绫一幅。第四次南巡在四十二年,提倡清官、整饬吏治是此次南巡特色,多次赐督抚《督抚箴》。御书“源清流洁”匾额令悬趵突泉。第五次南巡在四十四年,康熙帝大量赏赐官绅御书作品,加以勉励。特别是赐予原任两江总督傅拉塔祠堂御书“两江遗爱”匾额。第六次南巡在四十六年,江南的自然风光令康熙帝流连忘返,扬州天宁寺、苏州虎丘是当时的地标,“天光云影”之匾,记载了康熙帝登临虎丘眺望青空的景象,俯瞰山下则是江南最为难忘的山水景象。
清朝有一个假冒康熙字的情况,康熙帝的书法上乘,由于大量赏赐臣下以及赐额各地寺庙、书院等名胜古迹,于是扬名天下,因而当朝就有仿冒者。康熙帝南巡时赏赐大臣的书法,对于大臣来说十分珍贵。如江苏巡抚宋荦,接待过第三、四、五共计三次南巡,所获御赐手迹和书画众多,宋荦以此超迈古往,引以为荣。宋荦曾在故乡商丘老宅建“御书楼”,专门收藏康熙帝御赐墨宝。我们知道清朝的皇帝除了康熙之外,雍正乾隆都是如此,特别是乾隆,这其实是一种清朝的政治文化,是对康熙帝的传承,特别是南巡的时候。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