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 > 展讯 >

凿黑觅白——张怀江版画艺术之境

苦力(版画) 13×17.5厘米 1947年  张怀江

隋刹国清寺(版画) 19×19厘米 1980年 张怀江

  “铜锤击柄、刀锋凿木,回响坚定而浑厚,这是我们家人耳熟能详的动静,尤其是在父亲步入晚年后。”张怀江的儿子张远帆回忆说。日前,宁波美术馆展出馆藏张怀江版画作品140幅,创作时间几乎跨越其毕生艺术生涯。展览命名为“凿黑觅白”,是对张怀江木刻行为与苦求艺术和真理生涯的相似性的最好形容——“刀锋对面,是他终生与之抗争的命运和人生困苦;刀锋过处,则是追寻光明的坚定轨迹和耀眼的思想光斑。”

支柱(版画) 54×35厘米 1981年 张怀江

  张怀江(1922—1989),浙江乐清人。生前为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我国当代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其历时半个世纪的木刻生涯,起于1938年的《保卫祖国》,讫于《余响——又逢“五四”有感》中“救救孩子”的呼声。激荡年代赋予他的创作时间并不多,但对黑白木刻艺术的不倦苛求,对民族、对故土山川的挚爱,都饱满地倾注在了他手下每一道刻凿的痕迹之中。

  其创作历程,按照各时期不同的风格,可以粗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习仿阶段(1938—1949)。其早期作品主要学习国外木刻家珂勒惠支等人手法。彼时作品风格粗犷,行刀力度强劲、硬朗,如《苦力》、《黑屋插图》等,坚实的力度之上,透露着古拙、朴素之感。张怀江进入游击区后,受延安木刻的影响,作品一扫明暗影调因素,渐具朴茂清朗风格,如《游击战士学文化》、《捉住反动派》、《一切缴获要归公》等,体现出了对人物内在性格气质的重视及生活情趣的表达。

  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启了第二阶段(1950—1957)的创作。此时的作品,一度借鉴苏联多调子木刻经验,后顺应“民族化”学术潮流,转而汲取国画用笔和金石碑刻精髓。如《鲁迅与方志敏》、《农村妇女》和《拉上斜坡》等,极具刀木韵味,体现了较强的写实性。这一阶段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且题材丰富,形成了“融合诸家所长、汲取民族风范、独具个人面貌”的成熟样式。

鲁迅刻像(版画) 43×31厘米 1956年 张怀江

方志敏在狱中(版画)  张怀江

  第三阶段(1957—1979),张怀江先是于1957年被划成右派接受“思想改造”,后又在“文革”期间受到批判审查,20余年中,他曾一度不得公开发表作品。即使如此,张怀江亦未曾弃笔封刀。也正是这一阶段的闭门静修,使得其有更多时间进行多向思考,探索木刻艺术的规律,并付诸实践。此时作品技法多变,如《江南水镇》之单纯线刻、《话丰年》之黑白影调装饰、《渔歌十二唱》之清丽精美、《长明灯》之浑厚粗犷等等,呈现的是即将迸发出来的,在题材、技法和风格各方面相互辉映的局面。这一阶段作品数量虽然不多,却是他艺术创作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为其后创作高潮的到来,做了必要的铺垫。

  张怀江木刻成就最高的作品,应当出自晚期(1977—1989)。这一阶段承上一时期的思索与实践经验,主要代表作品有《支柱》、《战令》、《缘溪行》、《阳光下的系列》以及《狂人日记》组画等。此时创作达到其木刻艺术生涯的巅峰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法,用刀奔放老辣,最是能显示其苛求的刀木“拙、辣、方”之味;二是结构,造型简约精炼、黑白对比强烈,反映的是其版画“黑白”的追求;三是内容,贴近生活、富有浓烈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是其版画“尚实”“江南”主调的生动表征;四是境界,注入对人性、人生和社会的深沉思索,富于哲理性,有力践行了“以简言见深思,以自己的艺术偏爱去人化自然、刀传心声,去揭示生活的美”的艺术主张。

  张怀江的木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宁波等地美术馆,以及日本东京众美馆、日本冈谷市考古美术馆等均有收藏。作为重要藏品的一部分,宁波美术馆不仅仅收藏、保护、研究张怀江的作品,更有向公众展示之责。此次展览,对公众而言,无疑是再次感受张怀江“黑白”版画作品和人格魅力,研究与学习其木刻艺术的一次可贵良机。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