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 > 展讯 >

《矿工图》诞生30年首展全貌

展厅中特别放置了一枝红玫瑰,以示向二老致敬,画面中的大图为《王道乐土——矿工图之一》。 记者 陈涛摄

  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矿工图》组画,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常常被誉为是继蒋兆和《流民图》之后又一部揭露侵略罪恶、为人民苦难控诉的里程碑式画作。昨天,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大爱悲歌——周思聪 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展览将持续到8月31日。

  据了解,展品共计80余件,其中包含周思聪、卢沉伉俪的家属捐赠的《矿工图》组画、手稿及文献53件。该展览是这些作品捐赠给国家后的首次亮相,而且还是《矿工图》组画诞生30年来最大规模集体面世,首次全面还原《矿工图》的艺术风貌。“6年前我们就开始与周思聪家属协商,商讨如何将周思聪、卢沉二老生前的作品聚拢起来,做个大展。”本次展览策展人、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透露,2009年周思聪诞辰70周年时,画院曾经主办过“我爱平凡的人——周思聪创作及写生作品展”,那时展出的还只有周思聪生前在北京画院工作时创作的部分作品。

  而这一次,除了家属捐赠的部分,画院还四处“借”画——从中国美术馆借来《矿工图》组画之“背井离乡”习作稿,从私人藏家手里借到了《矿工图》组画之“王道乐土”的变体稿,以及《矿工图》组画之“同胞、汉奸和狗”的素描稿。再加上北京画院自藏的创作草图、初稿,此次展览终于给予人们一次窥探《矿工图》全貌的机会。

《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之五》

《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之五》

  尽管创作于30年前,其实,这套组画的立意可以追溯至1966年。据吴洪亮介绍,周思聪在《历史的启示——关于〈矿工图〉的创作构思》一文里详细说明了几经更改的构思与探索。“主题是以旧社会的矿工史为主线铺开画面。按照计划,组画以《背井离乡》开始,描写逃荒求生的人们携家带口到矿山谋活路;从第二幅《地狱之门》起,反映矿工们面对刑罚、饥饿、病痛,与矿主、监工展开生死搏斗;最后以反映人民抗争胜利的《当家做主》为组画作结。”吴洪亮说,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构想在当时并未付诸创作。直到1980年,二人开始重新创作《矿工图》,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一深刻且沉重的主题,夫妇二人结伴前往吉林辽源煤矿写生采风。

  殊为可惜的是,这套组画最终未能完工。原计划为九幅巨制中国画,目前所能见到的作品主要有四幅——《王道乐土——矿工图之一》《人间地狱——矿工图之三》《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之五》《遗孤——矿工图之六》,以及《山海关——矿工图之二》水墨稿,此外,便是二人为了创作《矿工图》绘制的大量手稿。

  展品题签里的一处细节道出了其中缘由。在他们首件完成的作品《同胞、汉奸和狗》右下角写着“一九八零年七月思聪卢沉画”,而在随后完成的作品《王道乐土》的左下角却写着“一九八二年三月思聪执笔”。很明显,从1981年开始,卢沉逐步退出《矿工图》的创作。“作为女人、作为妻子、作为合作伙伴的周思聪,对此是有些怨恨的。”吴洪亮说,当时卢沉因为患肝炎退出了组画的创作,更不幸的是,1983年,周思聪又被查出患有类风湿疾病,后期根本拿不住笔,甚至只能把笔绑在手上,也不得不放弃。

  展览现场,有藏家当面向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提出,希望他出面将未竟的《矿工图》续画完成,“没人能画续篇,它只能给我们思考的空间,这是断臂之美。”王明明说,他们这一代人奋斗了一辈子改造中国画,当与蒋兆和、周思聪那些巨匠相比,“我们算是白忙活了。艺术不是跟着时代就进步了,有时候出现了一个高峰,就再也跟不上了。”他认为周思聪就是高峰之一,“如果没有这些制高点,整个时代就是平的。”

  有意思的是,为了给展览营造“真情与爱”的氛围,展厅里还循环播放着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著名交响乐《大地之歌》。“熟悉音乐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曲生命颂。就像二老的艺术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尽管来得稍稍晚了一些。”吴洪亮说话间,离他不远的展厅中央,一枝玫瑰正红艳艳地绽放。

上一页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