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尊罕见佛教造像首次在内蒙古集体亮相

图为当日展出的清 乾隆年间的铜鎏金释迦牟尼。 李爱平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31日电 (李爱平 董乐)31日,代表中国考古界佛教造像文物较高水平的50余尊罕见佛教造像“集体亮相”呼和浩特博物馆。
当日,在呼和浩特市博物馆举办的一次精品文物展上,以佛教造像的50余尊罕见佛像一经亮相,即引发了前来观看民众的关注。
呼和浩特将军衙署博物院文物征集部负责人赛英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佛教属于外来文化,自东汉进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这些佛像在各个朝代中均不多见,受历次运动影响留存下来的就更为少见。
赛英夫说,这次展出的佛像既有宋代的天铁立佛造像、辽代的莲花座释迦佛像、明代的铜鎏金莲花生坐像、清代的胜乐金刚双身像、清代的铜宗喀巴坐像、辽代的砖雕菩萨头像等。这些佛教造像既是文物又是艺术品,既凝聚着所处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又包含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点、工艺水平、质地构成、经济发展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些佛教造像作为文物,每一件都是特别有价值的。”赛英夫说。
当日记者在一楼展厅看到,除上述知名佛像外,一些小巧的文物佛像,如“自在观音”、“铜鎏金白度母”、“铜木佛像”等,亦引发大众一致盛赞。不少人在现场拿出手机拍照,称这些文物难得一见。
呼和浩特博物馆副馆长武成介绍说,这些佛教造像均为首次展出,之后的展出期间公众可免费观赏。
武成说,呼和浩特自古都有召城的说法,这些首次集中亮相的佛教造像,既有藏传佛教的,也有汉传佛教的,准确来说是呼和浩特地区宗教文化繁荣发展的实物遗珍。
史料记载,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誉(“召”在蒙古语中意为“寺庙”),这里召庙云集,共有大小庙宇50多座,多数建于明代,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塞外风情。其中以“银佛寺”伊克召(大召)、席力图召(小召)、5寺连襟相映生辉的乌素图召、“广化寺”喇嘛洞召最为有名。(完)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