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当代艺术的村庄
作者:江雪
来源:正午故事
“有人说石节子这些年被‘当代艺术’了,就算是这样,也总比被遗忘、被欺辱、被奴役要好吧!”
被当代艺术的村庄
文|江雪
一
“听说未未犯错误了?”2016年1月2日下午,天光晴好。70岁的孙尕成一边小心地拿下土墙上的相框,用旧抹布擦去上面的土,一边问客人。照片上,他和另外三个村民中间,夹着那个被他叫做“未未”的胖子。
照片里的时间,是2008年10月。奥运会刚过,艾未未参与设计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刚吸引过全世界的目光。孙尕成等几个村里人去了北京,代表村民,给艾未未送去了村里产的花椒,还有一副锄头。
孙尕成记得,“未未是大脸面,待人平等,给我发烟,夹菜。”合影照片是在艾未未的工作室拍的。
在距离北京1500公里的小山村石节子,几乎人人都知道艾未未——这个中国最有名的当代艺术家。
2007年,艾未未参加德国的卡塞尔文献展。这是世界三大艺术展之一。艾未未的作品叫《童话》,内容更像一个社会实践:送1001个中国人去德国,费用全包。
艾未未在博客上征集报名。村长靳勒认识艾未未,他帮助村里的5个人报上了名,其中包括村头的道观“神仙塔”的一位道长。
全村人推举了4个村民去卡塞尔。包括靳女女、靳茂林、李保元,最年轻的是20岁出头的孙宝林。都是男的。
那年6月,麦子开始黄的时候,4个石节子村民,放下农活,要去卡塞尔了。办护照到乡里去开证明,乡长被吓了一跳:你们老农民去德国干啥?折腾了二十多天,终于办好了护照。
他们和另外的997个中国人一起,拉着艾未未统一发放的“熊猫”行李箱,第一次出门坐火车到北京,又第一次乘坐国际航班,到达卡塞尔。同行者里有诗人,歌手,交通稽查员,以及广西侗族山乡的牧马人。所有的人,到德国后,集体住在卡塞尔的营地——一个由大众汽配厂的车间改造的宿舍。
李保元对德国最深刻的印象是墓地。家里的土墙上,挂着12张去德国的大照片,是靳勒帮他洗的。其中一张是在卡塞尔的墓地,各色鲜花点缀,不就是公园么,他很喜欢。
靳勒带他们去参观美术馆。在提香、鲁本斯等大师的人体油画前,他们看了很久。油画上的人,“像活的一样”。
展览很自由,懂和不懂的,随便转。展馆外突然一阵漂泊大雨。四个人,都跑到大玻璃窗前,看雨去了。
“为什么去看雨?”德国记者跑去问靳女女。他穿件有四个兜兜的中山装衬衣,戴顶灰色布帽子,正对着窗外的雨幕出神。“庄农人靠的就是雨。”他用秦安话回答。
“雨水重要?还是艺术重要?”记者又问。惦记着家里干旱的花椒树、麦子地,没念过书的靳女女,说了句:“艺术重要,雨水更重要。”
纪录片《童话》中,艾未未对采访他的外国记者说:“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人真正在意任何事情”。可至少,在石节子,不是这样。“童话”结束8年之后,那次梦一般的德国之旅,还挂在石节子村的土墙上,也挂在村里人的心上。
2015年8月,靳女女家多了个保险箱,是艺术家毛同强送来的。石节子村的13户村民,每户一个,毛同强请村民放进去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靳女女放进去的,是那次卡塞尔的展览指南、德语地图等,还有一本画册,一堆永远看不懂的文字。
2008年,汶川地震,石节子村民捐了款。2011年,艾未未被追究“逃税”,要补缴800多万元,也就是孙尕成后来听说的“犯错误”了。消息传到石节子,李保元、靳女女等4个去过德国的村民,每人凑200元,给艾未未寄了过去。“没有艾老师,咱就去不了德国。艾老师落难了,咱不能不管。”李保元说。后来艾未未在网上还钱,他也没要。
那次卡塞尔之行,原本报了名的“神仙塔”道长后来反悔了,没去。他有些尴尬,再和村民们到北京时,道长给艾未未送了块锦旗,上面写四个字:功德无量。
二
从甘肃天水的秦安县城出发,向西北方向5公里,拐进锁阳关峡口,再盘着山,往上走二十多分钟,就到了石节子村。13户人家,50口人,散落在黄土峁上,从最高处的人家,到最下面一户,落差100多米。
村口,路边第一眼看见的,就是“石节子美术馆”几个字,桃木枝拼起来的,歪歪扭扭,嵌在土崖上。这是靳勒不识字的老母亲“写”的。
1986年,靳勒成为石节子村的第一个大学生,考上了西安美院雕塑系。1989年,石节子才通上电。那年初夏,正上大三的靳勒,要去北京。到了火车站,父亲发来电报,说妹妹要结婚,速归。
1991年,靳勒毕业了。他先去了深圳,在那里干些小雕塑活儿,挣了一笔钱,给父母买了个电视机。这也是整个石节子的第一台电视机。
他最终分回到了西北师大,在雕塑系做老师。1998年,他去了北京,本来要留下来的,末了,还是向生活妥协,回到兰州。
在北京的时候,他创作了一系列雕塑作品,包括“虫人”、“鱼人”等。他把自己的头像,安装在鱼或虫的身体上。鱼,瞪着一双突出的圆眼睛,悬在干渴里。虫子们,赤裸着,在土地上蠕动挣扎,顶着他那颗头颅。
“不是狮子,老虎,而是虫。因为这就是我的状态,我就是这样爬行在土地上的。”他给别人解释自己的作品。
那时,经过漫长的纠结和寻找,他终于觉得自己“还可以搞艺术”,但他后来看,这时候的“艺术”,和故土、和苦焦土地上的石节子,还没有太大关系。
2005年,靳勒回到家,想做点什么。他最终做了一个叫“贴金”的行为艺术。屋后头那棵李子树,父亲种下40年了,还是矮矮的,在干旱的土地上不再往高长。他给小树身上缠了一层金箔。
黑乎乎的炕门洞,烧炕的推耙,父亲的铁锨,他都给贴上了灿烂的金。以这样一种对乡村日常的郑重其事,他开始让这个逃离了的自己,在精神上向故乡返还。
在生命的前30多年里,靳勒始终在费力气做一件事,就是逃离贫穷干渴、落后的故乡——越远越好。但是从那以后,他开始频频回到石节子了。他不再厌弃逃离它,但也不会把它当作风景来观看。陪伴着父母和乡亲,他试着回到自己真实的生命里去。
2007年,4个村民去了德国。这年除夕,艺术家赵半荻带着他著名的“熊猫团”来到了村子,实打实的,给村民们办了一场“全世界最小的春节晚会”。零下十多度的石节子夜晚,姑娘们脱下军大衣,穿着露腰的金色裙子,给大家跳舞,给老人孩子发红包。靳勒的妈妈,至今想起那天,都觉得过意不去:女娃们穿太少了,冻坏了!
“春节晚会”后的2008年正月,全村的人都来靳勒家喝酒。“你当咱的村长吧!”他们已经把靳勒当成了可能改变村庄的唯一希望。就这样,靳勒成了石节子的新村长,选票是冬夜炉火前的一碗碗白酒。
这年靳勒42岁。他当了村长,职业还是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老师。
新村长的第一个手笔,是筹建了“石节子美术馆”。石节子的地貌错落有致,荒凉中有美,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一个天然的美术馆呢?靳勒请了村里的几位老妈妈,写了“石节子美术馆”6个字,发到网上,请网友们挑选。最后,大家选择了何蠢蠢,她是靳勒的妈妈。
“石节子美术馆”几个字刻在村口的土崖上了。靳勒的设想是,今后每户人家都是一个分馆,石节子人,不仅是农民,也可以是艺术家。
在石节子,家家的土墙上都有一些艺术类的照片,有村民去德国的,有日常生活的, 大多是黑白色,被靳勒冲洗成一样的尺寸,如一条潜流,将每户人家连接起来。
2010年10月,靳勒在北京798举办了一场名叫“主人”的展览。展出的作品还是他的“虫人”。乡亲们也去看展,并成为作品的参与者。在现场,他们把从石节子带去的旧衣服,一件件,给“虫人”们穿上。那一幕,诡异而又骇人。
“在中国社会转型中长期匍伏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农民,如今当了家,也做了主吗?”展览序言中这样写到。
也是在这年,靳勒工作室所在的厂甸艺术区面临拆迁。艺术家们做了一番抗争,3位石节子的村民还去现场声援了。然而,抗争更多在象征意义上,艺术区很快就被拆掉了。
花了一大笔运费,靳勒把工作室里那个巨大的铁桌子送回了石节子,放在了自己家的小院里。之后,又陆续把自己的一些雕塑作品运了回来。那个黑色的大鱼人,被安放在村头,给黄土峁上添了一丝魔幻气息。两个裸体的雕塑,为了不让老人们“难为情”,放在了高处的崖畔上。一个硕大的“将军头”,就直接放在村东头的土包上了。
冬夜土屋里,炉火越来越热,又慢慢冷却。靳勒喝了点高粱酒,说着石节子的故事,话也多起来了:“有人说石节子这些年被‘当代艺术’了,就算是这样,也总比被遗忘、被欺辱、被奴役要好吧!”
三
夏天时,靳勒回到村里,剃掉了络腮胡子。他拿了个推子,给村民们理发。落了一地的头发、胡子全收起来,要完成一件叫《基因棒》的作品,村民们直接叫“泥棒子”。
正值农忙。村民们在干活的空隙,就来做“泥棒子”。他们从村头取来红土,活成泥,把毛发、破衣服的布条,全和进去,共做了300个。2015年8月,它们被送到新落成的银川当代美术馆,参加当年的开馆展览。
一个“泥棒子”50块钱。靳勒说,就是不谈艺术上的价值,至少给村民们带来了一点收入,大伙儿都挺高兴的。
有了“石节子美术馆”,来小山村石节子的人一下子多了。艺术家来了,中央电视台来了。当地的官员,也闻讯来了。村里渐渐有了些变化。 或许是因为见过了太多艺术家,经世面了,如今的石节子人,不管见到谁,都会热情地打招呼,不再畏畏缩缩了。
和其它村庄不一样,石节子几乎看不到垃圾。在这方面,13户人家很齐心,垃圾能烧的,都塞炕洞里烧了,实在烧不了的,也要倒得远远的——乡政府的垃圾车目前还到不了村子。
“石节子人爱喝酒,但绝对不会摔酒瓶子。”李保元说。艺术让石节子人多了自尊,也多了一点自信。更何况,村长交代过,家里的旧鞋子啊,酒瓶什么的,都别乱丢,说不定也能成为艺术的素材呢。
2010年,“石节子电影节”举办,黄土坡铺上了一段红胶泥,就当红地毯了。从没有放过电影的小山村,放了五六部经典电影,其中有艾未未的纪录片《童话》,汪东升的《赤脚讨薪》,还有法国导演托尼. 加列夫的《只爱陌生人》,可以说是“国际电影节了”。
艺术家来了一拨又一拨,可艺术到底给石节子带来了什么呢?
有一次,乡领导来石节子,有记者跟着,下雨,石节子的土路把记者滑倒了。乡长回去后,给村里发了几袋水泥,让把路面硬化一下。村里那段难走的土路总算是好了。
石节子人多年来一直吃雨水储存的窖水。前几年,山脚下勘探出温泉,县上投资打井,后来发现水温只有27度,就搁置下了,最终由山上的神仙塔道观接管。2013年,有关方面投了20万,把水接到了石节子。村里从此有自来水了。
对石节子人来说,这都是艺术带来的“好处”。另外,就是村子里那13盏路灯。那是2010年,县上给装的。“可能是石节子出名了,来那么多外国人,该让石节子文明一下了。”李保元说。他也是石节子的副村长。靳勒回学校时,他帮着打点村里的日常事情。
可政府只给了路灯的“头”。路灯杆还得由村民自己想办法。最终,13盏路灯都搭起来了,每家门前一个。
来石节子的艺术家也曾设想过,“一个路灯就是一个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路灯下聊天,谈论公共的事情。”但在石节子,这种知识分子式的想象并没有成为事实。路灯很少被打开过。晚上8点,整个村庄就陷入到黑暗之中,寂静无声。一方面石节子大多是老人,睡得早。更重要的原因是,路灯的电费要各家自己出,手头紧巴的石节子人,舍不得“浪费”。
村里来的人多了,但没有一个公共空间可以招待。都是到靳勒家。靳勒父亲83岁了,是村里唯一的老党员,原则性很强,抱怨现在交党费也找不到地方交了。他支持儿子为村里办事,一大把年纪了,客人们来了,还要倒茶张罗。
“你说这个艺术到底能为村里带来啥?没有经济,还是不行啊。”老人说。
靳勒也知道,石节子还是穷,没有“经济”不行。
去过德国的茂林在县城跑三轮车,拉家具,每天挣100元,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靳女女的小儿子30多岁了,到现在还没娶到媳妇。唯一留在村子里的年轻人红强,十八岁了,个头只有七八岁孩子那么高。红强苦命。大前年的冬天,他的母亲梦见儿子死了,第二天去抽签,抽到了“下下签”。解签的人说,你的命才能救儿子的命。这句话成了她的心病。回家后,她就喝下了一瓶农药。如今,母亲刚烧完三年纸,父亲在县城打零工,供在兰州上学的哥哥。爷爷的腿骨质增生,拄两个拐棍,一边砍花椒树杆,一边叹息着……
回到故乡的靳勒,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想通过艺术给乡村带来更多的变化,但和艺术比起来,现实太沉重了。
四
2015年,“造空间”艺术家琴嘎和靳勒一起发起了“一起飞”艺术实践计划。支持20多位艺术家,在石节子这片贫瘠荒凉的黄土地上,和村民共同创作,展开精神层面的互相帮助,“面对未来”。
2015年5月,艺术家们一起在村里抓阄,和村民结“对子”。“一起飞就是艺术家拉着我们村民一起往前走”。这是村民李保元的理解。如今,李保元家抓阄用的土豆都长出芽了,他还舍不得扔掉。他家和艺术家厉槟源结成了“对子”。不久前,厉刚刚完成他的计划:为村民做一个“广场”,送来一个音响,让大家可以一起跳广场舞,“广场”就选在村口堆玉米秸秆的空地上 。
和村民叶调调合作的是“吴老师”。前不久,艺术家吴高钟带她去了北京看病,还带她去看了故宫、天安门。而从北漂返乡回家,在秦安县叶堡镇开办了一家“百姓幼儿园”的胡建强,则和靳茂林的小孙子合作“快乐的一天”项目。
而另一位艺术家刘伟伟想做另外的事。他注意到了村里闲置的路灯,注意到每家房屋的裂缝。他注意到这里的贫困,不仅是生活上的,也是权利意义上的。
这个年轻的艺术家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在石节子“激活基层政治空间”,“搭建一个公共生活的框架,让他们能建设自己的生活。毕竟,艺术家会离开,而村民们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刘伟伟说。
12月23日,刘伟伟在北京电影学院门口找到了老杨。老杨叫杨桂恩,是河北廊坊近郊的农民,也是一个群众演员。5年前,老杨进了城,在打工之余,也去当群众演员,曾经在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背后,扮演古装士兵。
刘伟伟拉上了老杨。让他作为一个外来者,到石节子,来一个河北京郊乡村和西北偏僻山村的对话。
刘伟伟认为,乡村不应该是怜悯的对象,他想做的也不是“扶贫”。在村庄里生活了几天之后,他的想法更清晰了。而已习惯了进城生活的老杨,在最初对石节子的新鲜感过去后,开始发牢骚了:这村子也太偏僻了,连个小卖部都没有……
12月31日,刘伟伟拉上李保元出了门,加上老杨,三人一起去了乡政府和县政府。这些天,老杨和李保元已经熟了。老杨说,石节子太落后了,要多拉资金,最好发展成“度假村”。李保元不同意:石节子再发展能赶上城里?还是要有俺们农村的特点,城里人才能来。
一路拉着话,已经到了县城。县政府的楼好高,这是李保元第一次到县政府。“大楼的一根大柱子,就够盖起我们全村的新房了。”他感叹着。
在县政府农委办,刘伟伟和工作人员商量:每年县上都有农业会议,2016年,能否搬到石节子来开?一句话,让接待的人愣住了。“可能对他们来说,所有的会议,都是从上而下来开的,哪有一个小山村自己要求来开会的?”刘伟伟想起接待者的愕然,忍不住笑起来。不过工作人员虽然诧异不解,还是对刘伟伟和李保元的问题都做了解答。
12月31日晚上,全世界都在迎接新年。晚上八点,石节子村已漆黑一片,人们都早早睡下了,这里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夜里两点多,睡在土炕上的刘伟伟,用手机发出了一篇“石节子速记”,记录当天的县政府之行。这个夜晚,这或许是石节子和山外的现代社会唯一的联系。
五
元旦这天,参与“一起飞”项目的本地艺术家成林送来一只羊,请村民们吃泡馍。 这也是石节子入冬以来最热闹的一天。
2日下午,刘伟伟拉上老杨,挨家挨户去通知,让大家第二天下午来开个会。老杨已经和村里人熟了,到处打着招呼。次日下午3点,人们搬着小凳子,陆续聚在了村口。
村里很久不开会了。如今,艺术家要组织大家开会,人们还是很积极。靳喜林一家三口都来了,孙武成一家两口也都在。“这算是最全的一次会了。”靳勒说。村里对艺术家们做的活动,不干涉,一律支持。
会议开始了。不习惯开会的人们还是有些害羞。会议的第一个主题,是通过了刘伟伟的一个提议:今后,全村要形成一个开会的制度,至少每年的1月3日,要开一次会。如果有公共的事情,也随时开会。另一个议题,是大家选出一位村民,和刘伟伟一起去北京,完成一个艺术项目。刘伟伟还留下个悬念,请大家委托他和老杨,第二天去县政府大楼里走一圈,也可以理解为给大家办事,至于办什么,到时候再说吧。
两只黄狗在脚下撕咬着,远处有人家的鸡叫着。会议的气氛也慢慢活跃起来了。要讨论的议题,在刘伟伟的带动下,一个个都完成了。“还是开会好!大伙儿一起能商量商量事。”村民叶玉芳说。
刘伟伟也觉得满意。他认为,开会的意义在于,帮助村民建立一个组织、连接的能力。“今天,大伙儿可能在这里讨论一个很小的事,但下一次,他们就可以为危房,或即将面临的其它公共的事情,来开会,一起讨论,并作出决定。”
在村里的这些天,刘伟伟发现,村民们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其实是他们的危房。
那些在汶川地震后留下的裂缝,藏在墙的犄角旮旯,是石节子人的隐忧。平时看不见,只有下雨了,家家才会出现一个个接雨的盆盆罐罐。
很多时候,出于礼貌,也出于对石节子“美丽”的维护,人们并不对外来者提起他们的担心。或者提起来,也被匆匆来看风景的人忽略了。
刘伟伟抓住了这个问题。他走访了每一户人家,给裂缝拍照,给村民做关于危房的访谈。
1月3日,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刘伟伟和老杨代表村民们去了县政府。在县里的一家婚纱影楼,老杨梳洗打扮一番,看上去像个“河北省的劳动模范”,他们走进县政府大楼,不仅去了十二层的楼顶,还去了地下停车场,也闯进了县长办公室,对着摄像机,提出了村里的危房问题。
县政府大楼的大部分房间,都锁着门,在空旷的楼顶,老杨对着摄像机,给石节子村的人们唱了首“十五的月亮”。
刘伟伟有他的用意,他说,几乎所有的石节子村民,从来没有走进过县政府,他和老杨代表大家进入,并拍下这里的一切,就有了一种意义。更重要的是,让石节子人理解到,他们自己开会做出的决定,即使荒诞不经,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1月5日,69岁的孙银银坐上火车,跟随刘伟伟去北京。他们要去共同完成一个展览。这个展览和村庄有关,也和当下中国,那难以言表的一切权利的贫困有关。
下午的阳光涂抹在石节子的土崖上,红强,还有其他村民,一起送他们到村口。在艺术家的努力下,小小的石节子如今被世界看到了。可是,它是否仅止于“被关注”,成为一道风景,却不能让生活于其中的人真正得到改变?这一直是靳勒、刘伟伟这样的艺术家考虑的问题。
在刘伟伟看来,“石节子指向未来”。可未来会怎样,一切还没有定论。至少,因为石节子,艺术家以及更多的人,把乡村拿到桌面上,来谈论了。或者,来行动了。靳勒说,他为此感到安慰。
又一个夜晚降临了村庄。红泥山上的积雪,慢慢被暮色淹没了。石节子的那13盏路灯,和村庄一起,在夜里沉睡了。
江雪:资深媒体人,长期从事调查报道,曾主持《华商报》评论部。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