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趋同便是俗
钟兴旺
评判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主要是看格调。丛文俊说,格调是书法最高价值标准。格调高的书法作品有书卷气,雅致。现在的一些书法展览,作品跟风现象严重,许多面目雷同。这种面目雷同的书法,即使取法再高,人们也会有审美疲劳,也就显得俗。只有风格与众不同、给人面目一新的作品,才显得雅,格调才会高。
关于字帖范本的问题,丛文俊认为,人们选择范本范围之狭窄是束缚书法发展的瓶颈。比如甲骨文,范本有限,所以大家写出的甲骨文书法面目接近,有的人甚至写成了“甲骨美术字”。前不久评
出的第五届书法兰亭奖,竟然没有一件甲骨文书法入展,原因是来稿中的数件甲骨文作品没有一件没有错别字。中山王鼎铭文因装饰性太强,制作的痕迹多,书法的艺术性弱,也不被评委看好。还有,现在许多写楚简的人,没有把味道写出来,原因是看完整的楚简范本机会少,创作时大多是查字典。写秦简和汉简的情况也差不多。秦简和汉简出土的数量其实很大,但人们创作时只看到睡虎地等几个简。取法的狭隘限制了书法创作的多样化。
要真正读懂范本。丛文俊说,时下许多人对碑帖范本理解不透,如临写晋唐小楷,原碑一般是不打格的,一打格就缺乏书法的艺术效果。还有,一些人在临习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等经典时,也不搞懂其文字内容、不熟悉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没有读懂帖的表现。
陈海良对书法创作的观点是,创作就是要写出自己的面目,要做引领风尚的弄潮儿,形成自己的“自留地”。如今的“展览体”风格是不良导向导致的结果。抄袭别人的风格、章法等,没有主见,没有学术高度,是不道德的行为。历史上“三大行书”,风格迥然不同,各成体系,这就是创作。
在谈到书法学习的途径时,陈海良说,书法无秘诀,除了“练”就是“胆”。“练”就是要下苦功夫临帖,把根基打牢,所谓聪明人做最“笨”的事。“胆”就是要有胆识,讲策略,别人的风格不要模仿,要与众不同,所谓做人要直、为文要曲、为艺要不老实。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