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评论 >

艺术要接地气

  祝如

  APEC会议结束后,霾再次袭击北京,不知何时起,人们开始戏称北京为“霾都”,这真是令人忧伤的昵称,期待北京早日把“霾都”这顶帽子摘掉。

  本周,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名单公示正式出炉,共有394个项目从4256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其中,舞台艺术创作项目181项,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人才项目93项,传播交流推广项目79项,艺术人才培养项目41项,四类项目拟资助总额分别为2.3亿元、0.09亿元、1.5亿元和0.4亿元。

  作为一只新成立的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动作不可谓不快,而想要吃到这块肉的个人和艺术机构也不少。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强调,基金资助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将接受国家艺术基金监管,“如果出现问题,将被列入黑名单。”显然,作为国家对艺术领域的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应发挥其对艺术创作领域的支持,真正能资助到一些亟待扶持的对象,成为撬动国家艺术事业健康繁荣发展的一个杠杆。

  最近几年,国际上不少的名馆、名家、名画到中国来展览,着实吸引了不少国人的眼球。日前,“魅力永恒的童话力量——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纪念展”正在西安展出,安徒生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创作的剪纸、画作、诗歌手稿等作品,以及众多中国翻译家的相关翻译作品悉数亮相。而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则是另一种异域风采。名为“威尼斯之辉”的展览上,威尼斯贵族男士的燕尾服、饱含异域风情的油画等100件意大利珍品纷纷亮相。相对来说,国外的展览被引入国内,多为各国的传统艺术,如果能引进更多的当代艺术,将会极大丰富国人的眼界。

  丰富的展品,精心的策划,可以让公众全面地了解一个人、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时代。笔者以为,中国的艺术家不妨借鉴这种展览方式,在展出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展出一些创作时的手稿、心得甚至创作环境的图片等相关资料,这既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艺术家及其艺术,也可以让公众对艺术家工作过程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如今在一些展览中,展览前言或序言用词生僻,语言晦涩,仿佛这样才能体现出策展人学问的高深和艺术家作品内涵的深邃,而实际上,艺术品带给人的愉悦和感动本来就是直观而直接的。艺术还是要接地气,让大家看得懂才好。

  11月18日,“文宴:美国博物馆的展览”暨中美博物馆高层论坛在南京博物院举行,包括大都会博物馆等在内的25家美国博物馆带来了40个展览,供参会的60家中国博物馆挑选并引进。据悉,两国的博物馆工作者已就相互引进展览达成初步意向,这些展览计划有望在两三年内在中国亮相。国外博物馆将他们的艺术精品在中国展出,也表明他们对中国艺术市场和艺术发展的认同。

  与此同时,我国也有不少机构和个人在国外举办艺术展览。艺术品交易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让普通大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内外艺术大师的精彩作品。对于热爱艺术的普通大众来说,爱一件艺术品不一定要拥有它,能看到就已足够。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