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制假售假:让国宝帮失去生存的土壤
善言斋专栏
最近舆论界突然又掀起对“国宝帮”的口诛笔伐。
主流学术圈与这个群体的思想交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不管其中牵涉的案件何其荒诞搞怪,我们都可大略看出,大家的根本冲突其实并不在审美分歧,而集中体现在对真与假的辨识上。
提到“国宝帮”,至今仍有不少圈中人一头雾水,这实际上是一个专门收藏古董的特殊群体,他们可以是不特定多数的人,且年龄、职业无分界限。这个群体的成员多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品和古董收藏专业训练,对艺术品鉴藏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他们坚信民间散落着大量未经发现的国宝级藏品。这些藏品可能是出自“汝官哥钧定”这宋朝五大名窑的精品陶瓷,也可能是范宽、唐伯虎、郑板桥、或其他任何文物界人士听了如雷贯耳的古代名家的字画,更可能是以前某位皇帝或传奇人物的文玩信物……总而言之,这些东西极其难得,是官方和民间公认的珍宝,不知什么原因就流落到了他们手上(暂定为别人不懂珍惜或不长眼睛),中间曲折离奇的故事一言难尽。不过,在他们获得这些“珍宝”、且在无意识的显摆中使之几经抛头露面后,“珍宝”的真实性遭到了大量权威专业人士的不断质疑。不管是出于利益和面子的考虑,还是出于对自身专业素质和购买渠道的坚信不疑(也有人说是执迷不悟),被质疑者必须与身边一圈志同道合的朋友抱团起来,面对“谣言”守望相助、共同反击。久而久之,这些人便成了同一战壕的联盟,加上促使他们走在一起的是那些充满争议的“国宝”,因而被外界戏称为“国宝帮”。
值得一提的,“国宝帮”在收藏观念上虽然普遍抱有捡漏的心态,但其社会基因里却没有半点草根的成分,而大多属于那种已经实现个人财务自由的财富精英。在审美价值观上,他们也并不一定与主流脱节,这主要归功于民间流通的赝品多与真品有着无限接近的艺术性。他们被主流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假货不假的误判有着处子般无可质疑的捍卫意识。这种在别人看来有点过份的自信和自尊,一度让他们与所有持不同意见的藏友决裂。
“国宝帮”的兴起,实际与数十年来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背景有关,民间财富经过持续快速的积累后,必然要寻找多元化的配置渠道。早在几年前,中国已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很多有购买力的财富精英,实际上是在没有任何知识准备的情况下,就融入了时代的大流,成为这个行业最主要的参与者。
笔者的身边,其实也有很多“国宝帮”的成员,有些甚至是笔者非常敬重的朋友。因为交友不慎、“爱得盲目”,他们很久以前就被一些卖假古董的集团盯上了。在经历多轮洗脑式的“专业熏陶”后,他们先是与售假人员结为知己,尔后很自然便成了假货的受害者。笔者认识的一位老先生,学历本不高,平生很爱学习,身边人都叫他老学究。笔者年青时所受的艺术启蒙教育,几乎都得益与他的交往,直到成年后才知道,老先生穷其一生收藏的一屋子“珍宝”,原来多是经不起推敲的赝品。
这位老先生,不过是当前数以万计的“国宝帮”成员的一个缩影。实际上,他们不仅是主流学术圈应该尽力去帮助的受害者,也是当前整个国内艺术品市场得已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回到赝品的问题上,如果其收藏的目的仅仅是自娱自乐,而不涉及任何把它们社会化、商品化的行为,那这种个人的错误是无可厚非且值得同情的。
对于知识精英阶层来说,更应该谨防的是那些以制假售假为生的假“国宝帮”成员,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加害者。只有首先从法律上把他们涤清,艺术品行业才会恢复正常的发展秩序,社会上也不会再有人同流合污,而“国宝帮”则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冯善书
(原标题:假“国宝帮”更应该警惕)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