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评论 >

欣赏中国画要以气韵为第一

  ■新华每日电讯刘新华

  小王,你好!你来信问我怎样欣赏中国画。我仅就我所懂的同你交流。

  我认为,看一幅画,要看它生不生“气”。画家的绘画技巧到后来都差不多,但能得“气”的人,无几。中国画,以气韵为第一要义。

  如果我们承认画有供人把玩欣赏的一面,不妨拿画和人做个比较。一个人,不论外表高大还是娇小,只要他(她)内秀,他(她)就美,就有一种隽永的魅力,就能不自觉地吸引人的目光。这恐怕就是一股文静气的作用吧。

  绘画有繁简。还是拿人物打比方吧,绘画的好坏,不在画面的华丽繁密。就好比一个女人外表漂亮,又有秀逸清雅之气,皮肤白白净净,她穿的越多就越掩其美,衣服越精致也就越掩其真。除了显其豪华、互争芬芳外,别无作用。但随便披挂一件粗旧之衣,反而美得很。当年那些农村题材的电影中,女演员们虽然穿着旧式的破旧衣服,但因为气质高雅内秀,仍然难掩其美。《牧马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的丛珊、沈丹萍都给人带来这种感觉。这种美,美得清新、质朴。正所谓大朴不雕也。作画就要找这种美。

  记得有位大评论家说过,“画要静,诗要孤,文要鸣。”我深以为然。道家说,“静”就是万物生长中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人静,也能生气息,生真气。这就是一种境界。所以元代画家王蒙的技巧再全面多样,也高不过倪瓒的那么几笔。倪瓒终其一生,只用一种技巧,而且还只画一水两坡三四树,但他的画却被文人雅士争相收藏。这就是因为他的画,画出了高逸之气。

  不过,得“气”不易。像黄宾虹、傅抱石等,早年都是搞美术理论的,画起画来比画家好。因为,若想真正懂得中国文人画,读书很重要。倪瓒饱读诗书,家中有一座三层藏书楼,他长年浸淫于此,养得高逸脱俗气。只有这样,他们的境界才会更高,修养更全面。而只重技巧的人,眼光在脚尖。

  当然,画画也需要技巧,不是完全不要。若是谈技巧,有种说法是“思想要全面,学技要专精”。有专家研究发现,实际上,齐白石、黄宾虹、八大山人、倪瓒等,最后就专攻几种技巧。这种人,越老画得越好,越老“刀法”越精。有人说,三四十岁的人学技巧最容易成功;而要学“精”,那只有越老越妙了。清“四王”不是一生都在学技巧吗?到头来,他们的画仍了无“生气”,成了技巧的堆砌。

  境界很重要,靠修为而来。八大山人名满神州,而石涛名不过扬州,就是因为八大山人简笔而重境界,其画有着放逸之气。大道至简,直接有力。齐白石之所以是大师,也是因为他的画中有清秀气。正所谓,得“气”者得天下,大文人有文气,大英雄有英雄气。气韵,正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前面提到的“画要静,诗要孤,文要鸣”,我也想打个比方:“文要似勇士,诗要像大侠,画要似深闺。”文要似刀,要勇气、要呐喊,才能唤起时代的共鸣;诗要有孤傲之气,才能鹤立鸡群;画要似大家闺秀,要有深闺端丽之气,那样才美。

  拉杂浅谈,聊作一文,望你见谅。

  敬祝顺安!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