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评论 >

给艺术区一个空间

  废弃多年破旧不堪的工厂、仓库因为有了艺术家的进驻,便迅速华丽转身,成为惊世骇俗的创意艺术区。在纽约、伦敦、巴黎等进入后工业化的国际都市中,一些工业遗迹都曾经繁衍出一片片以绘画、表演、音乐等为特色的艺术集聚区。它们不仅成为这些大都市的艺术名片和文化地标,也成为新兴文化创意市场的重要载体。

  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以及全球化加速,国内也迎来了艺术区的首轮兴起。像深圳大芬油画村、北京曾经的海淀艺术家村、798艺术区、通州宋庄艺术区等,都由一些身份自由的艺术家自发积聚形成,并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高速成长而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内外艺术领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我们也看到,近几年,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艺术区也无可选择地被城乡一体化进程所裹挟,土地拆迁、租金上涨等使尚处于萌芽状态的艺术区遭遇困境,相当一部分艺术区甚至因此消失在城市的视野中。

  那么,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艺术区?如何实现艺术与城市的和谐共处?艺术家是喜欢独处的,但他们又是喜欢扎堆的,艺术的大气候需要彼此的融合、灵感的交汇,艺术家自发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艺术区成为艺术生存和繁荣的重要基础。同时,艺术是个性化创作的产品,它与规模化、生产线为特征的工业生产迥然不同,商业对艺术既爱又恨的矛盾无疑使艺术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社会中面临被张扬与被排挤的两难境地。

  最初的艺术区是流浪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地方,多数艺术从业者尚未获得市场认可,还处于艰苦的创作初期,因而艺术区很难创造多大的经济价值;同时由于人员庞杂,也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或纠纷,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小的负担。但另一方面,艺术家汇聚形成的文化环境会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其带来的创意能量可以内化为经济创新的引擎,成为吸引资本流入的重要支点。因此,协调好政府、园区管理者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构建出科学可行的艺术区监管模式,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纵观全国各地那些消失的艺术园区不难发现,既有某些地方政府一厢情愿建设艺术区谋求政绩,却很难得到艺术家认可的情况,也有一些园区管理者在打造艺术区的过程中,依托创意产业政策之名,行收缴地租、聚集金融资本之实的问题;既有艺术区商业化、低俗化趋势严重,沦为旅游景点的现象,也有挂艺术之名谋取政策优惠或扶持资金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艺术区乃至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尤其从艺术家的集聚,到艺术经纪、画廊等商业运作团队的配套,到艺术区产业链的形成,艺术区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当由于房租上涨等因素使得艺术家不得不撤离时,对艺术初级市场的成长带来不小的的影响。

  艺术区天然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决定了艺术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扶持与引导。从国外情况看,每一个艺术区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与科学引导。当前国内多数艺术区还处于艺术家自发式的管理阶段,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布局随意性强,尚未形成完善产业链条,更需要借助政府的政策性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结合经营者、管理者和市场规律的力量共同促进艺术区的发展。一般来说,艺术区往往需要在扶持资金、房租优惠、画廊税收减免等方面享受到一些特殊政策,以改善艺术原创的生存困境,让艺术家专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必要时,也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类似园区艺术家委员会等机构,对园区商业和艺术机构准入进行评判审定,避免园区管理者因追逐经济利益而牺牲园区的艺术价值。

  艺术区带来商业繁荣,商业繁荣又把艺术生产者排挤出去,艺术家们重新开拓新的艺术区,而新艺术区可能还会重新上演“以艺术始,以商业终”的轨迹。这种反复已在全球多个艺术区出现过,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市场的发展成熟可能必然要经历与商业反复争执的过程。艺术区没了,艺术家还在,如果他们选择到一处更适合他们创作的区域,也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结果。只是,这个过程不宜太过短暂,国外很多著名的艺术区都经历了少则二三十年,长则半个世纪以上的发展,从涨潮到退潮,都经历了一个发展成熟到渐成气候的完整过程。中国的艺术区也需要一个发展成熟的完整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艺术的孵化器、原创的发源地。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