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国内 >

丁广泉去世捐献遗体,曾无偿教洋弟子相声(2)

教授洋徒弟 分文不取

1989年为中央电视台创导的相声小品《新编孔乙己》,是丁广泉培养外国笑星的开端。从此,相声无国界,曲艺节目中诞生了一道独特的国际风景线。二十多年来,丁老师秉承“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洋笑星,包括:大山(加拿大)、卡尔罗(南斯拉夫)、阿玛尔(坦桑尼亚)、郝莲露(德国)、莫大伟(美国)、朱力安(法国)、董漠涵(爱尔兰)等90多个国家140多个洋弟子,在中央及省市电视台表演相声及小品,人称“京城洋教头”。由于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有突出贡献,他被世界人物出版社、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授予世界艺术大师称号。

相声不只是小众娱乐产品

1973年,丁广泉在文艺界前辈的引见之下,拜在侯宝林先生门下,成为侯先生的第七位嫡传弟子。师父对他的人生规划与众不同,丁广泉曾经回忆,“师父认为我形象一般,没有突出特点,嗓子也不好,但文化程度高,因此,希望我和他一起搞相声理论研究。”为此,侯先生提出了三个要求,“一定要有文化,最低也要达到大学水平。我后来通过自学达到了师父所说的这个要求。第二,不能以此为业,指着说相声谋生。最重要的一点,你一定要真正地爱它。”

不过,当时生活艰难,并不允许丁广泉全心“搞理论”,于是,也只能边谋生边学习。他曾经服从分配来到新疆,进入国防科委21基地文工团,在实验现场亲眼目睹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来又转业到地方成为一名普通工人,从事过车工、木工、铸工、搬运工,还给要结婚的侯耀文打过立柜。

“文革”结束后,他再次回到文工团系统,先后就职于国防科委文工团、铁路文工团和煤矿文工团。在不同环境,多个单位、多个基层的长期表演,让他意识到,相声不仅仅是小众的娱乐产品,更是世界的珍贵文化符号。他把传承相声文化,当成了自己不可推脱的义务,这也为他以后收洋徒、开学堂埋下了伏笔。

门下洋弟子众多 传授技艺不收钱

1989年,丁广泉的事业迎来了全新的转折。当时央视的导演金成找到他,希望他能为外国留学生写一段适合他们表演的相声。于是,丁广泉在北大800多名外国留学生中选了几个人,其中,就包括日后为大家熟知的加拿大留学生大山。当时北大的王文泉老师以课堂剧剧本为基础,创作出大山的成名作《夜归》;丁广泉则根据同学们熟悉的课文《孔乙己》创作了相声小品《孔乙己新编》。留学生们的这次演出,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火爆效果,同时也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丁广泉能教外国人说相声的消息传遍全国,许多老外慕名前来找丁广泉学习相声。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门下这么多洋弟子,丁广泉传授技艺却从来没收过一分钱,不但在教学方面分文不取,他还在生活上帮助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年轻人。他总是亲切地把洋学生们称为“孩子们”,哪个孩子叫什么名字,来自哪个国家,他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哪个孩子有哪些饮食偏好,他都了然于胸。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