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国内 >

卖家天价做局 引诱买家跟风

2014年11月4日,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贾科梅蒂作品《双轮战车》以超过1亿美元成交 2014年11月4日,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贾科梅蒂作品《双轮战车》以超过1亿美元成交 2004年,毕加索《拿着烟斗的男孩》以1.04亿美元成交 2004年,毕加索《拿着烟斗的男孩》以1.04亿美元成交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表示,对假拍很难取证

  “‘天价造局’一般都是将‘天价油画’卖给两种人,一种是刚入场的新收藏家,另一种是刚入场的艺术投机商。前者是真想收藏当代艺术,后者是把艺术拍卖会当作股票市场来投机一把。”

  ——国家画院研究员朱其

  对于艺术品的天价成交,不少人表示疑惑,因为他们把艺术价值与价格等同起来了。而事实上,每一个拍卖价格都牵涉多方面的因素,甚至不排除近年圈内热传的“天价造局”。

  圈内人都知道,拍卖行勾结卖家为某一类拍品虚开天价“做标”,引诱更多的买家跟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家画院研究员朱其曾撰文质疑:“当代艺术的拍卖天价到底是一个真实的成交,还是一场骗局?”但对于如何认定拍卖造局或者假拍,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称,所有的假拍都很难取证。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孙林

  “天价造局”拍品一般卖给新收藏家和艺术投机商

  那么,到底艺术拍卖“天价造局”是怎么玩的呢?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朱其表示,“天价造局”的模式基本可以这样理解:假设我是一个艺术炒作人或炒作集团,首先,找某个在艺术圈有一定知名度并且作品市场价格在10万元左右的画家,跟他签一个三年协议,他每年给我40张画,三年就是120张,每张以30万到50万元左右收购。一年后就开始在拍卖会上炒作,每张30万元收购的画,拍卖价标到100多万元,两年后再标到500万甚至1000万元一张。标那么高的价格没有人买怎么办?我安排“自己人”和一群真买家坐在一起,假装举牌竞拍,制造一种“很多人抢着买”的现场气氛。这就叫艺术拍卖会的“天价造局”。

  朱其认为,“天价造局”一般都是将“天价油画”卖给两种人,一种是刚入场的新收藏家,另一种是刚入场的艺术投机商。前者是真想收藏当代艺术,后者是把艺术拍卖会当作股票市场来投机一把。“一些艺术炒作集团的策略是跑到纽约、中国香港的国际著名拍卖行去‘天价造局’,手法跟在我国内地拍卖行‘造局’如出一辙,但更具欺骗性。这种‘天价局’主要是忽悠东南亚的华侨和国内的新贵阶层,他们觉得自己在纽约的拍卖会总不会有诈,实际上是想错了。”

  无中生有虚构故事 炒作宣传

  而收藏周刊记者联系到《中国文物黑皮书》作者吴树时,他也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他有一个朋友在美国一家拍卖行工作,有一次的拍品是几十件中国明代瓷器,藏家是一位法国移民,卖主提出把这些瓷器交给拍卖行运作的前提是,总成交不低于8000万美元。

  拍卖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觉得可以答应藏家的要求,接下来便邀请记者采访那个法国人,为他的收藏经历和这批即将投拍的藏品编写了传奇故事,这些故事有些是真实事件作基础,然后进行文学加工,有些则是捕风捉影,还有的干脆就是无中生有的虚构。比方说,这位法国收藏家的先祖是八国联军的中尉军官,曾在北京的胡同里住过,再配上一张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旧照片,照片上有一堆跟拍品吻合的瓷器,标题写上“某某中尉在北京的住所”。然后进行媒体宣传,“一批来自中国的宫廷重器惊现纽约”……

  其中一件明代永乐年景德镇生产的外销青花瓷瓶,通过交谈窥探客户的心理价位,起拍价定在120万美元,这在当时美国市场上的中国瓷器当中算得上是很高的价格,当时拍卖行方面估计成交价会在500万美元上下。结果,开拍后,几位欧美的买家互相咬价抬升,接近500万美元时,一位亚裔客人突然举牌,最终以700万美元的成交价拿下了拍品。

  看待当代艺术作品 不能单一凭借个人经验来判断

  专家说法

  当代艺术作品,相对以造型准确与否的传统古典的写实作品来说,它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也正因为此,对当代艺术的争议便喋喋不休。对此,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吕澎此前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待当代艺术作品,不能再单一地凭借个人经验来判断。“要结合艺术史的脉络来综合评价分析。很多人在对艺术史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就按个人习惯来评价。”

  因此,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判断一幅古典写实的作品,那是因为评价的标准非常单一与统一。而由于当代艺术作品是一种“发展中”的艺术品,要学会判断,只能提前做好“艺术史的功课”。

  对此,著名美术批评家王春辰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要真正意义上评价一个艺术家或者一幅艺术作品,则要看是否有多个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有所研究,以及作为艺术家本身,其是否完成过个人专著。这些因素都直接说明一个艺术家是否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学术价值。

  对话季涛

  一百件拍品里 有二十件“吊灯叫价”

  收藏周刊:如何理解拍场上的“假拍与炒作”?

  季涛:如果是假拍,是拍卖行的责任,但是炒作就不一定。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炒作呢?假设两个大型画廊或者大买家各自均有不少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那么,哪怕他们互相没有沟通好,但是只要拍场上出现那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其中一个可能都会高价购买。因为他们自己手中有更多的作品。

  拍卖行都有规矩,委托方不能同时担任买方,如有,则属于“假拍”。但是有一种情况是,如果委托方安排亲戚朋友去举牌呢?这样的情况,拍卖行是无法取证的。反正佣金是双方都需要交的。

  收藏周刊:如何认定“假拍”?

  季涛:很难认定。如果有人知道卖家自己拿了号牌把自己委托的拍品买回来,然后拍下了照片,到法院起诉,让法院调查,看委托合同上是否同一个人签名,如果是,则算假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拍卖行自己的人去把拍品举回来,故意抬高价格,这也算假拍。但是无论如何,所有的假拍都很难取证。

  收藏周刊:如果艺术家自己去买回自己的作品呢?

  季涛:也存在这种情况,艺术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作品价格,自己去举牌,也应该有。但只要买卖不是同一个人就不违法,这一点拍卖行无法干涉。

  收藏周刊:有这样一种现象,拍卖师在竞价初期假装看到拍卖厅内有人出价,而实际上,拍卖师所指的方向并没有人举手,他只是在指着天花顶上的吊灯。您怎么看这种“吊灯叫价”的行为?

  季涛:法律上没有直接谈到这个问题,但是现实中是存在的,行业内也存在一些争论。作为拍卖师,当现场需要的时候,有时候就会这么拍。这是一种拍卖的技巧,国际上也存在,但是频率不会很高,一百件拍品里面,可能有二十件是这么拍的吧!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