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直奔市场 艺术太不单纯
芦鹏 《印象系列》 (材料铜板·央美学生毕业作品)
潘方依 《CoCo·凳》 (广美学生毕业作品)
宋洋 《badgirl系列作品》
日前,各大美院的毕业展从学习成果的展示变成热闹的博览会,引发了种种争议——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刘丽琴
本版图文无关
又到毕业季,各大美院高校举办的学生毕业展如火如荼,展览规模、新颖度、影响力可谓一届比一届高。不过,对于毕业展变博览会的现象,引发了不少人的思考和质疑:毕业展太平均没亮点?从单纯变得商业化?毕业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社会和机构如何扶植?本期《品味》我们邀请了高校教授、大学生艺博会负责人、画廊策展人,为即将毕业的学生献上他们的金玉良言。
央美教授、油画家 王华祥——
迎合市场创作看似
有效但也很快失效
现在美院毕业展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比较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展览权,所以毕业展也会给人很平均、没有冲击力的印象,学院也认识到这一点,将逐渐扩大展览空间、细化展览主题,将毕业展的概念延伸到“毕业季”,做成一个大学生博览会,向全社会开放,让更多人参与到展览过程中来。
关于学生毕业展自身存在的问题受到社会的一些质疑,我的思考如下:
首先,有人提出美院毕业展给人“博不如硕,硕不如本”的感受,对此我想说,在三五年前不少院校,的确是这么个情况,就是本科生水平最高,研究生差一些,博士生就不会画。其中原因是本科生高考时文化课的分数线比较低,考研的话,专业优秀的学生反而考不上。但这种现象正在发生改变,至少央美的本科生文化课水平在提高,逐步和普通大学拉平,而且在明确的考研规划下,其文化课也会比较全面,现在研究生水平已经超过本科生了,但博士生还是要比硕士生差一点,一方面因为博士生偏重理论和艺术史,一方面源于研究生时期画得非常好的人毕业后或者留校教书,或者被画廊代理、成为了职业艺术家。
其次,有人质疑“毕业展”边展示边交易,会变得不单纯、商业化。但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商业无孔不入,学校举办毕业展也是对此的回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卖画以及和画廊接洽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实用性专业,市场和客户是他们教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是学校师生本身也要去适应的部分。通俗地讲,美术馆是一种市场,具有国际视野和当代艺术判断力的大收藏家也是一种市场,在今天,学术很难把市场独立排斥出去。市场是学校应该研究的,但恰恰是我们被动地随波逐流,才会出现让人担心的现象,就是市场造成了负面的塑形作用。但市场复杂、学生单纯,必须靠老师引导,所以学校的职能是社会和商业都无法替代的。但我也知道,有些学院平时在教学中就灌输商业思想,直奔市场而去,比如市场流行某种画风、某种画法,只要有成功的案例出现,学校的老师和管理者就会直接教学生去做,这看起来非常有效,但很快也就失效了,学生毕业后会发现这些东西都行不通,因为市场是比较滞后的,也不是单一的。而艺术本身是反统一步调,追求独立性、个性和自由的。
再次,关于毕业创作“重观念,轻技法”令人喜还是令人忧的争议,我自己也比较矛盾,一方面我看中实验性,另一方面又很坚持技巧、传承这些共性方面。学绘画的学生,如果作品里没有承载视觉的技巧,很难让人信服。有不少人认为,学生在考前班的技术已经很好了,搞当代不需要那么好的技术,他们再在学院里学技术的话是浪费时间。这种观点非常错误,在我看来,应试高考的技术是初级、大众化、表面化的,学生需要转化成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和探索。但目前的舆论环境下,不少学生在技术上还停滞于考前班水平。我在教学和创作中强调,绘画要复兴,技术必须重提,“写实训练是绘画基础中的基础。但在基础教学中的那些过于强调表面变化的人,甚至否定基础的人,竟然成了今天的主流与正统”。其实,技巧和艺术观念并不对立,如果说用照片可以表达观念,那么用绘画为什么不能表达观念?涂鸦可以表达观念,那么把东西画得很逼真,和古人一样具有高超的技巧就不能表达观念了?
最后,还有不少人质疑现在的毕业作品“创作雷同,创新不够”,这确实是学生创作的最大问题。现在的学生比较自我,生活、经历简单,对社会、历史了解不深刻,这些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不够有深度,都是一些小情调、小忧伤、小茫然,作品很难引起共鸣。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具备国际视野,会去关注艺术的前沿和动向,思考的问题很远,但是这类学生不多。因此,在最后,我给毕业生的寄语,就是希望艺术系的学生要把责任放在更高的层面上,正视生活中的竞争和残酷。
艺术家、策展人、“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发起人 宋洋——
不必急功近利 艺术创作还是“拙”一点好
扶植年轻艺术家的“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唯一的评选标准是——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发起这个活动,源于想打破行业的“潜规则”,为改变中国艺术行业环境和规则做出努力,改变社会和大众对艺术的认知、理解甚至生活方式,让艺术时尚化和大众化。
一个艺术家要做展览,需要找到非常有名的策展人、批评家,为他支付酬劳,让他写一篇文章,如此才能在画廊、销售机构展示和露面,这是我的经历。而有些画家为了参展,甚至被骗走了很多画。可以说,在目前这个行业环境下,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会面临行业内种种不公的待遇,受到伤害、感到挫败,艺术圈的师承体系、行业机构的小圈子、传统的藏家体系,对初闯艺术圈的年轻人都是层层壁垒,是等待一个好的环境还是自己做一个环境?而另一方面,市场也需要建立良性、透明、公开的环境。
“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2013年第一届有130位参加,第二届已经增加到1043位艺术家。在这些年轻的艺术家里,有很多是学院背景、毕业不久的人。我也会去学院的毕业展参观,不过很少看到让我眼前一亮的年轻的新锐艺术家作品。
我很认同一位批评家的观点,就是毕业展的作品很苍白,最严重的问题是很多学生直接就是老师的翻版,“艺术圈是个江湖,一些名家自创门户,实行‘掌门人’管理制,画派式教学,这是维护利益、损害学术的行为”。我知道一些学生会走捷径,比如当老师的枪手,跟着老师做项目,按照老师的风格去绘画,他们懂得迎合市场,快速收获回报。但从长线的角度来看,这是坏事。
我认为艺术家还是要“拙”一点,不要太急功近利。艺术家不应排除市场,但要把你的艺术和观念凌驾于市场之上,去引导市场环境。
对刚刚毕业的学生,我建议他们更单纯一点、智慧一点。所谓单纯,就是艺术家在生活最困窘的时候最容易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毕加索、梵·高、村上隆莫不如是,舒适安逸的时候很难自我突破,这也是人性使然;而智慧就是,艺术家要成功,不是单纯卖几张画,而是需要提高综合学养。
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主办方、华艺文化副总裁 黎静——
毕业学生需要一个更大的艺术消费市场
随着美术专业院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艺术消费市场,让更大的市场来支撑艺术创作这个队伍,这是一个有利机制。同时,将藏家对象锁定在中产阶级家庭,将他们的消费选择拓展到艺术品消费,对于提高其生活空间的艺术氛围、培养家庭的艺术品,也是有益的。
现在对很多青年艺术家来说,机会越来越多了,不少画廊把眼光向下看了,越来越重视潜力艺术家的发掘,有些画廊的自身定位就是包装与推广刚毕业或者毕业不久的青年艺术家,然而被画廊选中的人毕竟是少数;另外,因为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参加各类在线展示和销售的机会一下子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但虚拟空间的展示与落地的、面对面实现和观众互动的展示,是完全不同的。
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大艺博”)的征集对象是当年毕业的美术专业毕业生,几万件作品经过好几轮的筛选,从四五月份到十一月份,长达半年时间。而在艺术方面的标准,则是作品的品质与创新性,艺术家是否有其独特的语言。当然,市场方面的因素也会考虑,比如这一年中国画的表现一直比油画要好,在征集的时候也会相应地增加这方面的比例。同时,大艺博也在摸索艺术市场的定价规则,通过跟中国最年轻的艺术家群体的互动,以及对一手销售资料的把握,不断摸索并形成一套合理的定价体系。
我们知道中国的艺术市场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强调其投资价值。有很多人在拍卖市场上买了很昂贵的艺术品,可回去就放在保险柜里,更不用说欣赏了。虽然原创艺术品本身具有收藏的天然禀赋,年轻艺术家有长时间的技法训练和艺术教育的专业背景,其作品中投入的情感和思想,本身赋予了艺术品独一无二的价值,但我还是要强调,怀着投资目的收藏,不符合我们的定位和宗旨,我们希望购买人买回去是为了欣赏,提升家庭居室的氛围和家庭成员的趣味,真正享受艺术带给他们的乐趣。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