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国内 >

富二代掀起私人美术馆浪潮

  华夏时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2014年被认为是中国私人美术馆爆发的一年,引领这一波浪潮的是一些声名显赫的富二代藏家和新锐的年轻收藏家,相较于过去民营美术馆以民营企业的集团化运作为基础,他们更趋向于在美术馆中表达出个体喜好和情感。南京四方美术馆、上海龙美术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昊美术馆就是其中代表,这些私人美术馆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成系列的馆藏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其运营模式和未来发展也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80后馆主的“游乐场”

  在英国剑桥大学读纳米工程的时候,陆寻还没想到要做私人美术馆,即便那时他已经很喜欢当代艺术,他第一次买的作品是草间弥生的南瓜和一张杜马斯的小纸本作品。

  陆寻的父亲陆军,是一位地产商和收藏家,也是他提出要在南京老山森林公园建一个国际建筑群,其中要有一座美术馆。作为家族企业的继承者,虽然陆寻自称是被逼上梁山,在他整整筹备了十年后,一个特立独行的四方美术馆引来了广泛关注。

  四方艺术区毗邻美丽的佛手湖,曾被媒体称为“最雄心勃勃的文化项目”,那里聚集了矶崎新、妹岛和世、王澍等24位建筑大师的杰作。其中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设计的未来主义风格的美术馆就位于园区入口处,美术馆建筑本身就很吸引眼球,上层的画廊悬浮在空中,以顺时针方向逐渐展开,在终端处可以眺望到远处南京的城市美景。

  “四方可能会有一种‘出世’的感觉, 它是一个乌托邦,是一个游乐场。这就是我对它的定位。”陆寻说,“我们美术馆在一个非常漂亮的森林公园里面,本身自然环境非常好,很多人是带着度假、休闲、放松的心态去的。他们想看到什么样的艺术?美术馆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全新体验,是在别的地方无法体验到的,这是我主要考虑的问题。”

  不同于一般城市中的私人美术馆,四方美术馆每年只会做两个展览,它的特点则在于委托创作,邀请艺术家依据四方美术馆的空间和场地因地制宜创作。比如艺术家加布里埃尔莱斯特的作品《大爆炸》,整个作品的材料都来源于用来建设空中展廊墙面所采用的半透明涂料。

  “我是比较自由散漫的,比较懒散的。其实希望给大家的态度是来玩、来开心的,在体验中能够欣赏艺术,能够改变一些对艺术的看法或者对世界的看法,对朋友的看法以及对周边事物的看法。”陆寻坦率地说。他认为每个私人美术馆都有各自非常强烈的馆主的个人性格在里面,而每个定位都不一样,针对的观众也不一样,所要做的事也不一样。

  不过,在这位80后馆主背后,并不只是率性和玩着做美术馆。去年 11月四方美术馆开馆首展“歧异花园”就让艺术圈震惊,展览呈现了包括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曾根裕、露西·雷文、马琳·杜马斯、阚萱、莫瑞吉奥·卡特兰、村上隆、杨福东、周春芽、张培力等当代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作品,正如策展人、艺术史家菲利普·皮洛特所说:“参展作品首先必须在国际舞台上有重大影响,而且每件作品都要跟中国有关联。”

  游走在双重身份之间

  在国内私人美术馆的大潮中,成都上河美术馆是第一批先行者,进入2000年后,以今日美术馆为代表的第二批民营美术馆热潮兴起,这一时期美术馆背后的支撑是民营企业的集团化运作。自2012年以来,随着中国艺术产业的复苏,出现了一个收藏家建私人美术馆的新潮流,这些以收藏家个人名义设立的美术馆,自开办之日起就带有鲜明的收藏家个人色彩。

  今年年初开幕的余德耀美术馆由上海龙华机场大机库改建而成,总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成为黄浦江边又一文化地标。余德耀美术馆建成之后,其最大的看点就是余德耀多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作为印尼第三大农业公司的商业巨头,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收藏家,余德耀的收藏以数量庞大和系统化为特点。

  余德耀的收藏几乎涵盖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所有声名显赫的艺术家,包括中国当代艺术的F4,还有曾梵志、刘炜、徐冰、周春芽、俸正杰等,除了油画作品外,大型的装置艺术也是他收藏的目标。此外,他还收藏了一些国外当代艺术作品。

  著名艺术家、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馆长张培力认为,私人美术馆有很多灵活优势,没有很复杂的体制影响,特别是当它的背景是一个藏家的时候,本身的藏品就是其最主要的资源。这是其他美术馆都不具备的。而且如果收藏家有开阔的眼界,美术馆也会有很多新的思想投入。

  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的名气让他们的龙美术馆备受关注,而昊美术馆的崛起则让背后的浙商收藏家郑好广为人知,私人美术馆的创立者们一方面不回避由此带来的影响力,以及在美术馆中植入个人情感和喜好,同时他们也很在意美术馆的专业性,希望能有一种模式来降低个人色彩。余德耀在此前接受采访时称,他在美术馆的运营中并不扮演任何重要角色,他仅仅是创始人和收藏家的身份。这也是多数私人美术馆主们的做法,他们更愿意在幕后掌控,将运营交给专业的团队。

  运营规划是生存根本

  陆寻不久前把几件自己收藏的当代艺术作品借给了北京一位年轻的收藏家林瀚,今年10月,林瀚将开放他的第一个美术馆M.Woods,一个位于798艺术区中心3000平方米的空间。今年才满27岁的林瀚,刚做一年的收藏就已经拥有200多件藏品,包括国际国内艺术明星的作品,比如特蕾西·埃明、卡德·阿蒂亚、小谷元彦,以及中国的艺术家曾梵志和陈飞。

  像陆寻、林瀚一样的年轻收藏家正在崛起,他们有海外经历,有家传渊源,有自己的资本和藏品,他们正成为私人美术馆大潮中不容忽视的新晋群体。对此,业内人士在表示赞许的同时也有所担忧,私人美术馆道路十分艰难,不仅要有热情和资本,做好运营和规划才是生存之道。

  陆寻考虑将通过出租别墅和供公众参观来创收,书店、酒店的收益都将投入到美术馆中,同时会出租场地增加收益,用以做更好的展览。而昊美术馆的资金主要来自余德耀基金会,采用国际私立美术馆模式,美术馆同时包括餐馆、艺术衍生品商店等等。

  “稳定的资金来源当然非常重要,要保证美术馆日常运营,执行持续的收藏计划,在一些特别展览时还要有便捷迅速的资金来源,同时还得经常为社区活动和周边教育付出点力量。”在3画廊负责人季晓枫说。

  “除非只是玩儿,一旦成为美术馆,就要与大众照面,接受评价和拣选,就要追求最有价值的藏品和最优秀的展览,哪怕是一个最小的分支领域,例如有人只做人物摄影。”季晓枫认为,追求个性化定位没有错,关键在于在所定位的领域如何做到获得最优藏品和展览资源,还要保证自我生存能力。

  据季晓枫介绍,Dia Art Foundation、卢贝尔家族收藏,Peabody Essex Museum,是美国三种不同模式的私人美术馆,其中Dia Art Foundation是一个雄厚的家族财团,在纽约北部建了一个庞大的美术馆,致力于跟公众交流和推动艺术创作、学术进展,卢贝尔家族更倾向于一种相对封闭的个人情趣的收藏,但是也会在社区做公众交流,这两个家族式美术馆并不需要社会资金投入。

  位于波士顿北部小城的Peabody Essex Museum则纯粹是一家个人建立的美术馆,发起人先是向社会募资了2000万美元建馆,在做了一个很大的项目之后,又募集到了两亿美元,他的目标就是城市社区的美术馆建设。

  另据介绍,在日本有的私人美术馆做得不错,但是不能完全按美术馆来要求它们,有的私人美术馆更像一个景观,利用面积并不大,但是它们非常有名,能吸引很多人来参观。

  “四方严格意义上不是一个美术馆,而是一个当代建筑群,这个建筑群里面有其中一个建筑是美术馆,其他的建筑都有各自的功能。”陆寻说,他希望大家不要把四方当成一个独立的单体看,而是要看整个园区的造血功能和运营管理的方法,将四方美术馆跟比较单一功能的美术馆分离开来。人才瓶颈也是私人美术馆的一个困境。 “国外专家缺乏中国语境的经验,国内的批评家根本没有管理经验,艺术学校也没有培养专业人员,直到今天,没有一家美术馆是在确定了专业馆长之后,在馆长领导的团队下建设完成的。”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吕澎表示,“中国民营美术馆的成熟需要‘70后’‘80后’乃至‘90后’的企业家,根本性的改变还需要三代人的时间。”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