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 比约克的MoMA回顾展太坑爹了
比约克(Björk),《自然定律》专辑(Biophilia,2011),图片:By M/M (Paris) ,摄影:Inez van Lamsweerde & Vinoodh Matadin,版权:Wellhart Ltd & One Little Indian
Ben Davis 来源:artnet新闻
一直以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下郁积着一团怒火,老派的艺术爱好者对MoMA日趋商业化、不断谄媚于明星和游客极为不满。策展人克劳斯·比安桑巴赫(Klaus Biesenbach)在画册中称之为“划时代"的冰岛女歌手比约克,此时此刻MoMA正在为她举办回顾展,而这个展览极有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恶评将如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Eyjafjallajökull,译者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面覆盖的火山自冰河时期起就频繁喷发,而2010年4月15日的喷发对欧洲的空中交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般喷薄而发,如潮般淹没纽约中城区的大街小巷。女士们先生们,这全部要归功于,这场坑爹的展览。
我本是抱着捍卫MoMA的立场进门的。在我看来,比约克其人颇有意思,至少代表了一种怪怪哒审美。批评MoMA“比约克"回顾展一败涂地的评论将会连篇累牍——毫不留情的评论、引人发笑的评论,开展前满溢恭维之词的炒作有多少,如今恶狠狠的批评就会如数奉还——全都要仰赖给一位歌星做回顾展的坏主意。我其实并不同意。给比约克做展览本身没什么问题,甚至还带有点大众文化的民粹主义。
克里斯·康宁汉(Chris Cunningham),《一切充满爱》(All Is Full of Love)音乐录影带中的机器人(1999),图片:Ben Davis
但是这种大众化转向所带来的风险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呈现的方式一定不能出错。你需要有金石之策,而不是像MoMA一样,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冒天下之大不韪。
你能从“比约克"回顾展获得怎样的体验?本质上,它介于时装展和主题公园里的过山车之间,这样说都有点言过其实了。在排了一个世纪之久的长队后——在纽约MoMA举办的名人展,排长队是必然的体验——你终于可以被如愿以偿地绑上一个小型iPod和耳机,来感受比约克音乐生涯的“心路历程"。
“不着急,慢慢看",一个舒缓的声音说道,接着建议你“每个房间观赏5分钟,一共的观赏时间长达40分钟"。本以为,一个展览空间只能看5分钟,这个标准定得有点高了。进去之后才发觉,这5分钟简直度秒如年,我像是失足闯入了某个专门祭祀这位半生不熟的名人的炼狱,展览设计简直惨不忍睹。
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自然定律》中的服装(2011),图片:Ben Davis
每一间小展厅都围绕着比约克八张专辑中的一张展开,虽然挤得满满堂堂,实则空洞无物。这里有几件她在音乐录影带中使用过的道具,那里有几张手写的歌词,玻璃柜里还陈列着一些非正式的出版物。在玻璃展柜后面,放着两具正在做爱的机器人,它们来自克里斯·康宁汉(Chris Cunningham)制作的音乐录影带《一切充满爱》(All Is Full of Love),看上去还没从前一晚的宿醉中清醒过来(译者注:瑞典的诗凡卡伏特加酒也曾用类似的女性机器人做形象代言)。不远处,《同基因》(Homogenic)专辑的封面被制作成了动画,就是比约克装扮成太空艺妓的那张,因此她可以时不时地眨眨眼。
接着还有那件让比约克在2001年奥斯卡上占尽“疯"头的天鹅装,由马占·佩乔斯基(Marjan Pejoski)设计,由于地位重要,它被穿在了一个形态诡异的人体模特身上,背靠着中庭天台。另一个同样诡异的人体模特,则扮演她在2007年《流浪癖》(Wanderlust)音乐录影带中那个充满魔性的夏尔巴人造型(译者注:夏尔巴人是一支散居在尼泊尔、中国、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喜玛拉雅山脉两侧的民族)。像这样诡异的人体模特在展览中随处可见。现在想想,这个展览倒不太像是为比约克的歌迷们准备的,更像是给诡异人体模特的粉丝们准备的。
语音导览更令人毛骨悚然(或者刻意为之),其中有一段冰岛作家松(Sjón)的配音文字“心灵的胜利"(The Triumph of the Heart)。导览根本没起到导览的作用,倒是和比约克本人的风格很像。取而代之的是,当你走过每一个房间,它都在片刻不停地讲述着一个“女孩"的故事,以及她人生旅途的每一个阶段,显然是为她每一张专辑的诞生“配上"对应的个人成长。文本对MoMA的展览和比约克其人的深入分析惜字如金:“这个女孩感到一种不断推进向前的需要……"等等。
如果我还能再听一遍,大概能抓住更多信息,但是——另一个痛苦的事实——“不着急,慢慢看"却不能让你回过头去尽情浏览。每看完一个展厅,保安就会及时出现,阻止你掉头回去,观众们就像是一支在道具柜里被迫前进的急行军。
本哈德·威荷姆(Bernhard Willhelm),《人体雕塑》(Body Sculpture,2007),图片:Ben Davis
还有什么?地下一层的两块巨型屏幕循环播放着MoMA特别委约制作的十分钟音乐录影带《黑湖》(Black Lake),来自比约克刚刚发行的新专辑《毁灭再生》(Vulnicura)。在我看来,这就是一段平淡无奇的音乐录影带,画面中,这位风采依旧的歌手激动地双手捶胸,在一片令人回味的火山景观中蹒跚漫步。另一间放映室则让观众们欣赏她的其他几段赫赫有名的音乐录影带。大厅里展出了一些她曾经使用过的乐器,其中包括一只笨重的钟摆式八音盒装置,看上去很有意思;以及一些形似管风琴的乐器,看上去没劲透了。
对“比约克"回顾展,我有几句话要说在前面;我的脑海中有一些碎片式的想法,关于这个展览对MoMA的意义——看上去它是要把自己重组为一个嬉皮风格的品牌——才特意以这种方式让流行歌手比约克打头炮;我在想,什么时候轮到美术界的电影导演(译者注:即策展人)以她的作品为策展对象,展出的大众文化的艺术品;我也在想,什么时候这股蔚为流行的后制作、后波普、痴迷于表演的风气刮进了艺术界,艺术界非但不嗤之以鼻,反而将名气本身当成了一种天赋;凡此种种。
然而以上想法皆无关痛痒,因为这个展览本身并不成功。我料想,它不仅会吸引大量眼球,更会引得口诛笔伐;而真正令人痛心的事实是,观众们宁可去关注一场糟糕的比约克展览,也不会在意那些被称之为“现代艺术"的老家伙们了。但它预示了MoMA在下大众文化这步棋上的惨败,没能为博物馆作为展示这类人物的极佳场所描绘出理想范本。在将展览对象塑造成一位艺术家上,它不但没有一点说服力(展览画册还不遗余力地将她塑造成一位本体论专家,迎合艺术世界当下最流行的哲学风),甚至都没能把她成功地包装成一位风格独特的流行明星。它只是让你疾行于一大堆令人隐隐不适的事物之中,唯一的兴致所在,就是和比约克沾点边。
让我们回到天鹅装,仔细看。在人体模特的脚旁,有两个卵形的东西。这个细节告诉我们,至少有人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MoMA下了个很大的蛋。
MoMA的“比约克"身穿马占·佩乔斯基(Marjan Pejoski)设计的天鹅装,图片:Ben Davis
“比约克“(Björk)现正在纽约MoMA展出,展期至6月7日。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