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收藏 > 人物 >

2020著名画家王国强作品赏析

【艺术简历】

王国强(字:无界)(号:南堤子)(笔名:易鸣)1956年石家庄生人,1978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现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后留校任教,1979年在河北省梆子剧院任舞台美术设计。1984年-2016年在河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1989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2012年至201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高级创作研究班学习。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画院国画院研究员、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王怀骐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河北省企业界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

擅长大写意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用墨、用色大胆,尤其善用淡墨,构图独特,在构图上倾向于独特一格,多采取构成的手法,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中国现代画坛上别具一格,作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联展。多幅作品获奖、发表、展出、收藏。

《雁南归》68cm×136cm

太行精神 水墨印象

——王国强山水画解读

张本平

河北画家王国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不仅探索国画人物、花鸟,而且对山水画也有深入的研究。他出生于石家庄,从小就喜欢附近的奇峰竞秀,满目涌翠的太行山,大自然给了他艺术的灵感,赋予了他睿智、朴厚的性情。自幼对中国画的挚爱,为他艺术思想的生发和绘画风格的形成早早埋下了种子。在后来中国画的探究中,王国强更是以心取象,注重笔墨和学识修养,通过孜孜不倦地探索和研习,铸就了他扎实的功力和上乘的学品。他的作品,一股清健刚正的气息充溢其间,清新醇厚,格调高雅,观后令人神清气爽。

《太行胜境》68cm×136cm

有人曾说,绘画艺术永远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一面是画什么,一面是怎么画。画家一辈子就是在把不肯扔掉的一枚“硬币”,翻过来瞅,翻过去看。至于怎么画,那就要看画家本人的喜好与取舍了。王国强曾经置购买了大量宋代和明代等大师的画作集子,是为了要吸取宋代山水画的营养。但他的“山水皴笔”却找不到半点“雨点”、“豆瓣”、“钉头”等终南隐居者皴技的影子。可见,王国强学的是宋人性情,而非其皮毛。

《塞外长城》68cm×136cm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画坛上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各种技法日趋完善,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而浅降山水的表现手法更丰富了,在水墨中讲究笔墨技法,提高了浅降山水的表现力。明代是山水画发展的另一鼎盛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各种艺术从高贵走向世俗,绘画也从写意的文人画走向为市民所能接受的写实的工笔画。明代的山水画构图简洁、明朗,用笔多为细劲中锋、细如铅丝、刚中带柔、严谨有序,既有工笔画线条的严谨、流畅、细腻之美,又有写意的潇洒和自然。明代的山水画体现的是崇尚自然和表达真我。

《不到长城非好汉》68cm×136cm

王国强从宋代和明代的山水画中汲取精华,博采众长,秉承回归传统而又推陈出新的创作原则,为他的作品创作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他从小在大山附近长大,见多了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让他对山水的理解,比一般人更加的敏锐和感性。在绘画艺术创作当中,王国强表现出对山水风景的深厚感情。他的创作欲望与大自然的心灵碰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思想和风格。在传统山水画创作上,他反复推敲、提炼,通过对不同时节、不同气象的情景的诗意转换,使作品散发出迷人的魅力,飘逸灵动,让人眼目一亮。在王国强的山水画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他内心流动的诗意和品性,看似迷蒙蒙的山河,却透露出一丝不凡,意境开阔,气韵饱满,笔墨凝沉,张驰有度,给人一种视野壮阔、笔法柔静之感。

《山石有情》68cm×136cm

“留白”是绘画构图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技艺,十分重要,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说,这里是当彩用了。在画幅中留出适当的空白,是很有学问的,也是很难的,留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画面效果。王国强的这幅《赤城春雨》的留白非常成功,图中紫翠成岚,轻盈的霞气形无定法,以意为之,悬浮飘逸,恰似人间仙境。小品《山水》,画面简洁,而秋意盎然,笔墨精练,十分到位,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听雁鸣》68cm×136cm

欣赏他的山水作品,你会被他浓厚的诗境所感染,着迷山水形式的千姿,漫步在轻灵的山雾中,把山水的冷峻和丰硕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把“情境”变成了“画境”。在他笔下,山生得峻拔,富有博大的胸怀感,水流得温和流畅,富有自然的潇洒意趣,树长得清秀,富有隽永的欣喜情愫。

《雁南归》68cm×136cm

我们这个多元开放的新时代,包括山水画在内的各种题材中国画愈加色彩缤纷而又各臻其极。然而当代中国书画界充斥着大量矫揉造作的作品,无论是精神习性还是思想内涵,都太形式化,故显僵硬刻板,真正“源头活水”,带有精神魅力的作品少之又少。纵观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两宋时期,其地位更是一度超过人物画,居中国画三大类题材之首。人们对山水画的喜爱,可见一斑。可是,为什么画山水?怎么样画山水?什么是好山水?一个答案,精神。

《南雁北归图》68cm×136cm

中国的山水画追求写意性,意在表达其神韵,以线条和水墨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这是山水画最根本的特点。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就是对大自然的体验和对生活体验的检验过程,如果说“生活体验”的过程是“采”,那进入创作阶段的一切“创作技巧”就是“练”,画家必须要经过熔冶铸造,千锤百炼。

写生就是对山水画冶炼的重要过程。其目的一个是练“形”,一个是练“意”,两者密不可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形”源于生活,“意”就要高于生活。

《西递石林》

一幅上佳的山水画,除了不重复别人,更重要的是要画家将所见升华成所感,再进而升华为自己灵魂幻化的“景致”,然后再付诸笔墨。这个从物质到精神的全过程,演绎于千万年,也演绎于一瞬间,成为人类辉煌的情感史实。中国画是以境界取胜的,真正的中国传统文人画就是哲学画。对大自然长年累月的写生观察,让王国强的作品富有诗意,且意境深远。他的山水作品经过对素材的盘活提炼,再经过对内容的思考布局,呈现着画家全方位的审美境界和思想追求。他沉着内敛,有着创作主体面对大千世界时真实可爱的冲动,这种冲动使他在变化中求新,在传统中求精。

《西递石林》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真诚,而艺术的真诚则源于画家对生活的真诚。王国强正是以真诚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对待艺术,他的绘画作品正是其真诚的心灵与现实生活碰撞产生的火花。他始终以一个真正传统文人的情操坚持着自己的绘画信念,保持着敏锐的观察与思考,在他谦逊、勤奋的外表下,有着文人深厚的内涵和寄情山水的情怀。在当今河北画坛,像他这样的画家真是不多。王国强还很年轻,他的探索和钻研一直在路上,所谓“艺无止境”,只要孜孜不倦的努力,肯定会有大的进展和新的收获。

《雨后石林群雁来》68cm×136cm

(本文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创作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中原美术学院院长、副书记,郑州市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郑州市政协委员,郑州市版权协会常务副会长,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客座教授,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雁归途》68cm×136cm

月色漫江金鲛舞 寒山远黛入画图

——浅议王国强老师之国画艺术创作

师造化得心源,画如其人。

王国强兄敦厚洒脱,仁心襟怀,在文化圈里有口皆碑。其性情表现在绘事上,无论花鸟、山水、小品抑或巨幅,还是题款的书法,皆可圈可点,引人入胜,牵观者遐思万千,情怀漾起涟漪……,这正是他师古而不泥,以手中之笔描摹天地造化,直抒胸臆之境界使然,这也是我很喜欢他的画作,进而更敬重这位仁兄品性之坦诚从容。

《夕阳下》68cm×136cm

与王国强老师相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因各自冗务繁杂,交集甚少。他在河北美术出版社任画册编辑室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而我在河北日报社,虽然也是负责艺术这块,但王老师为人低调,不尚张扬,从来没找我发稿或者参与我组织的各类大型艺术活动。一直在默默的在艺海游弋,各种聚会交往,鲜有其踪。岁月如流,白驹过隙,这两年我为电视台艺海觅珠,给他拍了艺术专访,播出后好评如潮,这时期才真正面对欣赏到了王国强老师的艺术作品,耳目一新并不能表达我当时的感受,浸淫艺海二十余年,阅名人名作无数,现代艺术很少有能让我遇到驻足流连的作品,今见其绘作却让我颇多震撼!并从朋友处方得知,他的花鸟画作品早在一九九二年就荣获河北省第一届花鸟画展览二等奖,加拿大“枫叶杯”第一届展览优秀奖。

《雪霁》68cm×136cm

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美协、中国版协为其颁发了“优秀年画编辑工作奖”。他的名字和作品先后入编了《中国当代书画家通迅录》《中国牡丹书画集》《跨世纪世界书画名家大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美术家传》《中国书画信息大全》和《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展览》等。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画院国画院研究员、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王怀骐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河北省企业界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河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中曰美术家交流协会会员。在河北省会石家庄举办个展及联展多次,亦在山东莱西崔子范美术馆与多名艺术名家举办联展。

《鱼乐图》68cm×136cm

王国强老师淡泊名利。潜心绘事,荣获如此多骄人成绩,却从不与外人道,诠释了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真正名片的至理。最近读过若干新晋评论家的艺术评论,深刻感受到书画评论这块土地,确如先贤们所言,多出谗佞之辈。我曾于2000年左右,在《中国书画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文字,是关于评介书画家如何掌握“度”的观点,又在《书法导报》连载发表十几篇相关文章,当时反响很大。那时候的人们普遍要脸面,不好意思没羞没臊的嚣张的自以为是,艺术水平不咋地尚敢飞扬跋扈。作为艺术评论家的我们也很注意行文操守,文字内容反复锤炼,唯恐误导收藏界及其大众审美,而今世风日下,当今的所谓评论家们,胸无点墨,东拼西凑,文不对题的胡吹乱捧,竟也玩得风生水起,还能出版了评论集。惭与为伍,搁笔十年,任其如烂柯。

《雨后》68cm×136cm

2020年春节,中华民族陷入了新冠病毒的大恐慌中,全民宅家之寂寥竟锁不住王国强老师绘画的“荡漾春心”,他在2019年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先后或开车或乘车远赴安徽、江西、浙江、江苏、山东、山西、陕西、新疆、西藏等边远山区大漠采风写生,积累了大量的绘画素材和师造化所得之切肤感受,而今被动宅家,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整理思绪和大量素材,重新熔铸,创作了一大批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品力作,绘画风格多样,叠彩纷呈。

《归》48cm×180cm

王国强老师的绘作中,我犹喜其所绘莽莽沧桑之长城和青花瓷清供系列,这批作品风格洒脱而内具坚贞之质,绘出了采风期间彼时彼地,他纵览祖国大好山河时的澎湃情怀,其画作因而透露出一种超然气魄和君子风范,笔墨之苍古朴拙、意境之开阔,无不体现出一种至大至刚的天地正气。描绘出先贤孟子所谓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将道德伦理直接升华为审美体验的既艰辛又美好的历程,观其笔下的长城,没有当代大部分绘此题材的谄媚之逢迎俗气,强调了磅礴的阳刚之美,那悠远苍凉,旷世之凄美,正是历代文人墨客所追索的那份寂寥和担当。

《归来》36cm×68cm

对于此类题材作品,包括其所绘大批古城老街、山村旧巷、莽原河滩来说,我们正可以看出王老师具有这样的艺术品质和情怀追求,换言之,这也是他内在人格精神的一种外化与彰显。除山水画外,王国强老师亦擅花鸟,他运用线条的简约、含蓄、灵变、流畅、浑厚等特点来表现花鸟的风雅多姿、挺秀畅达,趣味百态之美,用墨则变化自然生发,灵动滋润,表现出花草枝叶的阴阳、形体、起伏。又通过虚实变化来营造视觉空间的意境和气氛,“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

《开合》36cm×68cm

再配以他古拙洒脱的汉隶书法落款,大自然千奇百态之花花草草和小鸟小鸡,在他生花妙笔间,跃然纸上,悬挂于众多厅堂楼舍,为我们生活平添了勃勃生机。青花瓷作品选材除梅、兰、竹、菊、松石等传统题材之外,果蔬、野藤、文房清供等无不入画于瓶瓶罐罐和大小错落的盘子上,以元青花的清雅淡远,表现他对人生百态的深沉思索和展望期冀,在这种情怀下,艺术作品的画风体现出沉雄朴茂,磅礴洒脱,厚重老辣之景象。正是在这些并无奇崛的平凡题材上,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匠心和笔墨功力。

《好汉图》96cm×90cm

这两年,有幸多次陪王国强老师伉俪徜徉在清山碧水间,攀过险山峻岭,踏过黄海波涛,天地造化美不胜收,尽皆在他心中留下斑斑点点,心中的无限风光涂抹在宣纸上,为这苍凉的人世间留下了多少温暖与感叹!

王老师嘱我品其绘作,虽不写评论好多年了,拙笔生涩,词不达意,但敬佩王老师艺术创作的执着之情怀,以及对其作品的由衷喜爱,写下这篇小文,又用自己的诗句为题,以求表达的更有情趣些,在此为诸师友分享,敬请指正!

拓梦于文津斋南窗

2020年3月22日午后

分享到:


今日热点
不二美术馆798艺术区开馆 首展“雪山圆相”当代艺术展
不二美术馆798艺术区开馆 首展“雪山圆相”当代艺术展
重庆合川区长直播带货 探寻斯威特钢琴拿下当日“最受欢迎品牌”称号背后的秘密
重庆合川区长直播带货 探寻斯威特钢琴拿下当日“最受
推荐文章
姜昆与父亲学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