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收藏 > 人物 >

妙手丹青 笔墨传神:画家田均清

艺术简历

田均清:天津人,生于1948年,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副主任兼创作室主任,天津艺术教育进修学院常务副院长,全国美术出版社联合集团副秘书长,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长。从事部队文化工作20年,结业于总政美术创作培训班,受教于黄胄、董辰生先生。转业进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美术出版和美术教育工作,多年师从杜滋龄先生并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杜滋龄工作室。

厚积薄发

——田均清绘画浅析

文/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国画家》杂志主编杨惠东博士

田均清是一位执着的画家,更是一位聪明的画家。

我们是同事,就职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当然他是老前辈。刚相识的时候他任职发行部长,本来和绘画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当他十年前拿出一批有相当水平的水墨写意人物时,我确实是大吃一惊,作品中显露出来的技术高度绝非一般爱好者或江湖画家所能达到。

他的绘画基础来自于部队,在转业至出版社工作之前,一直在部队从事美术宣传工作。在新中国的美术格局中,军旅美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军旅美术的固有性质决定了其现实主义的审美观、创作观,对技术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而言,军旅画家都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部队也十分注重对军旅画家的培养,在训练的系统性和教学要求上并不弱于专业美术院校。田均清在部队期间被选入总政美术创作培训班学习,苦练基本功,并有机会向下放部队锻炼或体验生活的名画家请教,积累了相当的造型基础和笔墨素养。

当然,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之所以说他执着,说他聪明,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勤于思考。

孔夫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者不学而能,生而知之;“下愚”者冥顽不灵,朽木难雕。这两种人教育与后天的努力是不起作用的。其余绝大多数人,皆为所谓的“中人之资”,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通过勤学与努力。以绘画而论,绝大多数人经过一定时间的基础训练和创作实践之后,只要不是太笨,即所谓“下愚”者,造型、构图、笔墨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初步的解决,在此之后,为何有大师与庸手之别,则在于精思,在于敏悟了,若无此,则只会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停滞不前,流于重复甚至越画越差。田均清在转业后的十余年间虽然没有直接动手去画,但他一直没有停止深入的思考,这是他之后一日千里的关键所在。

其二是阅历与眼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董其昌的主张,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沈周一生足迹未出吴中,仍成为一代宗师,但对于画家来说,饱游饶看,登山临水,尽天地之大观以壮吾气,无疑十分必要。田均清在任发行部长期间,适值我社在全国美术发行界首开“大篷车”之先河,为基层书店送书上门。期间栉风沐雨,跋山涉水之艰辛自不待言,但他也借此得以饱览河山之胜,举凡杏花春雨,重峦叠翠,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一尽收眼底。与此同时,做为中国最优秀的美术出版社之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拥有广泛的作者资源,稿件资源和丰富的收藏,在此工作期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目之所识,心之所记,皆为名家名作,眼光,眼界的提高是必然的。而且其时的出版社本身还有美术创作的功能,集中了一批相当优秀的画家,自然也有了一个学习的良好氛围。当然,这些都是针对有心人而言的。

其三是明确的目标与方向。

选择写意人物作为自己努力方向无疑经过深思熟虑,而且他十分明智地从身边找到合适的老师,即我社前任总编杜滋龄先生。杜先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笔墨修养,其画南北兼得,在当今画坛可推一流大家。田均清当时任总编办主任,跟随杜先生数年,通过日常观摩学习交流对杜先生的审美取向和笔墨技巧有了相当的掌握,在临退休之前又赴北京,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杜先生的高研班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学习,受益匪浅。尽管全面的学习杜先生,但他绝没有停留于此,否则只会笼罩在杜先生的树荫之下。多年的深入思考和广阔的视野赋予了他超脱变通的胸怀。在十年来的艺术实践过程,在学习杜先生的同时,他一直在思考探索突围求变的途径并有所成就。

尽管他十年前初次拿出的作品就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但实事求是的说,尚处于临仿、习作的层面。经过十年来的不懈探索,他的进步稳健而显著,《高原竞技》、《圣湖天路》等创作于不同阶段的几幅作品非常直观地反映了他探索的历程。从作品可见,在笔墨技巧上,他与杜先生的师承渊源仍依稀可辨,但在审美境界上,在画面的分割与安排上,都有了自己的追求与思考。目前他的创作主题基本上集中于两个领域,一是对雪域高原题材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二是古装人物的表现。相对而言,我更看好前者,无论在人物造型与笔墨语言的浑融无碍还是在苍茫辽阔境界的铺陈营造上,田均清皆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而深入的思考和开阔的视野,正是其不断进步的有力支撑。

苏轼《杂说·送张琥》有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者广师博取,“约取”者慎取其精华,“厚积”者充分地积累,“薄发”者则是慢慢地释放,这是做学问的理想境界。但在当今社会,欲到如此境界真是难矣哉!不过,我以为田均清先生几十年来的学画历程自足当之,深厚的积淀和从容淡定的心态,祝誉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更为他筑基了可持续的未来。

分享到:


今日热点
线下记者展厅探访会顺利结束 希亚图家居饰品与艺术为伍
线下记者展厅探访会顺利结束 希亚图家居饰品与艺术为
西方绘画展现东方意境之美|艺术家艾克
西方绘画展现东方意境之美|艺术家艾克
推荐文章
姜昆与父亲学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