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经典 传承文化:姚哲成的书法世界
艺术家简介
姚志忠,笔名哲成。1939年9月10日生。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收藏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阳市职工书法家协会及沈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系列丛书编委。中国美术网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自幼酷爱书法,从师沈延毅,主学魏碑兼取唐人笔法,书作笔势奔放,意志自然,平实之中饶有逸宕之势。
作品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一、二、三届书法展;全国中青年一、二、三、四届书法展;国际一、二届书法展。2008年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武汉举办的《老书法家书法展》。2009年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全国老书法家三十人邀请展。1997、1998、1999、2000年连续四届入选书法百杰。2012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颁发的书法贡献奖。
年轻时的姚哲成与恩师沈延毅在一起
参加(1980年)新加坡书法展获银奖、参加(1976年、1982年)中日书法交流展,并被收入《中日书法作品集》。1986年、1988年两次在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1992年赴日进行书法交流、讲座,199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等二十余家院、馆收藏。1994年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收藏。
作品收入《中国现代书法作品》、《百人墨迹》、《当代名人墨迹》、《当代百人》、《九畹作品集》、《现代名人书法》、《书法集锦》等数十种作品集、小传收入《书法家辞典》、《文艺名人辞典》等数十种辞书。如今作品被数百名山大川、碑林收录、刊刻。
传承文化永恒魅力 讲好中国艺术故事
——姚哲成文化现象研讨会综述
为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深度挖掘整理辽沈地域文化,5月19日上午,由辽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究中心和沈阳书画院联袂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继承——姚哲成文化现象研讨会”在辽宁社会科学院会议厅举行。出席研讨会并发言的领导和专家有: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姜晓秋,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萨仁图娅,辽宁省劳模协会秘书长于桂华,沈阳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武斌,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杨宝林,辽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所所长王妮、历史所所长廖晓晴、文学所代所长刘冬梅、副研究员叶立群,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卢林,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铁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荐,诗人、书法家胡中惠,沈阳书画院创研策展部主任马喆,沈阳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沈广杰,沈阳开明书画研究会会长陈秀庆等。研讨会由辽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程义伟、沈阳书画院院长于晨共同主持。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姚哲成先生在辽沈书坛所具有的独特位置,以及作为一名优秀文艺工作者在地域文化建设中所做出的多方面贡献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一、挖掘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髓,讲好中国艺术故事
姜晓秋院长在发言中谈道:姚哲成现象研讨会的举办有两个现实背景:一是人们对社会幸福感的追求;二是社会成员对文化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在此背景下研究姚先生的书法理念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和性质,从而生成了一种文化自信。通过对姚哲成文化现象的深入讨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连同书画艺术的文化精神转化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穿越时空,跨越国度,挖掘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髓,讲好书画艺术中的故事,讲好姚哲成先生的故事,做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平台创新和传播渠道的创新。武斌先生表示,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对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是代代相承的,所以研讨姚哲成先生文化现象是非常有意义的。于桂华秘书长说,辽宁要振兴,文化要先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二、展现伟大时代精神气象的载体,传播地域文化底蕴
萨仁图娅会长激情洋溢地说,姚先生是一位艺术大家,他既是书法家又是收藏家,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现象。姚哲成文化现象体现了“大”的主题内涵:大气象、大格局、大担当。他的书法是时代气象的载体,也承载着时代精神。他把书法变成一种审美实践,同时还担当起薪火传承的责任和使命,他提掖后学彰显出自己的人格魅力。杨宝林教授说,姚哲成先生继承沈延毅先生的衣钵,带动了辽沈地区书法艺术的发展;他继承沈先生的艺术精神,不重复前辈的书写路数,形成了自家面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卢林先生深情地说,姚先生在书法艺术实践和教学方面有四个特点:有教无类,君子不器,啐啄同时,襟怀坦荡。王荐先生说,成大事业者应该具备的禀赋就是人格和能力,姚老师都具备了。
王妮所长说,研究姚老师的文化现象,探讨他的艺术精髓,体现了当下的时代性。国家已经明确把书法纳入到基础教育课程,这是国人应该有的传承方式,艺术化的书写本身就能增加文化自豪感。沈广杰先生谈了对姚哲成先生的三点认识:不忘初心,收藏丰富,书坛伯乐。马喆主任认为,文化是大范畴,书法是艺术门类,姚哲成先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现象成为联系两者之间的纽带。姚先生在书法艺术方面有继承、有创造、有发展、有传承,在辽沈书坛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廖晓晴所长说,姚老师的书法艺术是创新的。刘冬梅代所长说: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叶立群先生说,姚老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修养和坚实的底蕴,他不仅在传承书写的技法,更重要的是还传承了文化精神。
宋 苏轼《水调歌头》
研讨会上,学术主持人、辽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程义伟提交了书面主旨发言,对姚哲成文化现象进行了梗概的介绍。研讨会学术主持、沈阳书画院院长于晨最后总结道:从沈阳书画院历史传承的角度,我们对姚哲成先生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听了大家的发言,有一些词儿,如君子不器、坚守、觉悟……让我感同身受。哲成先生文化现象背后的支撑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品德和持有的道德观。在姚先生身上充满了正能量,有一种正气,正所谓“留得清气满乾坤”。我们要传播正气,这也是我们共同举办这次研讨会的一种愿望。
姚哲成是“九畹”书法名家之一,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沈阳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现为辽宁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阳书画院终身名誉艺术顾问。他对辽沈地区乃至全国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地域文化建设的杰出代表。通过对姚哲成文化现象的研讨,对于新时代讲好沈阳故事,传播好沈阳声音,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树立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马喆)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局部
姚哲成与沈阳书法
文/程义伟
姚哲成(1939-),在20世纪下半个世纪和新世纪初沈阳书法发展中,姚哲成属于承上启下的书法家,他自始自终地自觉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对于上一代书法家沈延毅,他怀着敬畏之心,磨穿铁砚的学习书法传统,对于同代书法家和下一代书法家,姚哲成始终保持着友善与真诚。姚哲成与他的同行、朋友、学生的交往中,从来不提及个人的业绩和成就。
姚哲成自始自终高举沈延毅这杆书法大旗,因为沈延毅是当代中国最有胆识最有能力的书法艺术的开拓者之一。沈延毅的书法朴拙险峻,笔中时时透露坚忍不拔的阳刚之气。姚哲成继承了沈延毅的阳刚之气,而且把沈延毅书法艺术的阳刚之气传授给了他的学生卢林。姚哲成在沈阳当代书法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沈延毅如参天大树,遮风挡雨,庇护栋梁才干,为姚哲成提供了砥砺人生,提升艺术水平的场所。姚哲成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书法作品参加全国展览,他的书法作品入选“文革”后1978年出版的中国第一本书法选集《中国现代书法选》,书法选中有郭沫若、林散之等人作品,姚哲成因此而声名远播,成为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姚哲成敬重沈延毅的艺术和人格,感念沈延毅的恩泽。姚哲成对于沈延毅的文化人格和艺术成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每到清明时节姚哲成始终带领学生到辽宁省盖县沈延毅墓拜祭。姚哲成对沈阳当代书法的贡献在于1972年“文革”后期,姚哲成与孙德洲一同创办了“沈河区书法组”开启了新时期沈阳书法发展的新纪元。改革开放后,姚哲成任沈阳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姚哲成奖掖提携年轻书法家,已经成为他的美德。成就和荣誉,他从来没有提过,他最关心的是实现心中祖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实现他对沈阳书法艺术发展的理想。因此,沈阳的书法篆刻有了长足的发展。
他长得像我们的伟大领袖,似乎没有人对此提出过质疑。正因如此,早年间也有剧组来请他出演这位老人家,但是被他婉拒了。
他说,像,只是像而已。但是,不是。这种大是大非观用于他的收藏便容不下半点虚假。他是大收藏家,尽管他不愿意人们这样界定。但是,他是。
可是,他却是因书法得名。人书俱老时,内心深处的收藏才对人娓娓道来。
朗朗乾坤,岁月哲成。有谁能从散落尘封的出土文物中疏理出历史的脉络,再举一反三地将收藏理解为对文化的盘点。所以,听他的轻描淡写,会有一种莫名感动。感从中来,经仔细咀嚼着落于字里行间,品一品他用朴素的言语勾勒出的逝者如斯。再回首,才发现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
那些年,文物店是哲成的好去处。一来二去混熟了,人家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给他留着。他当时买的最贵的东西是清代女人扎在头发上的一个别子,有人在他家楼道的暖气管道旁呆了两天两夜非得要买下,磨到最后还是遗憾地离开了。他收藏这个宝贝只用三百五十块钱,但是在那年月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还有一对钻戒,他竟然慷慨地送了人。一对乾隆年代的瓷墩有人用满满两个军用书包总共八万人民币试图买走。他有一点儿动心,可最后还是没舍得让人拿走。
为了收藏,他年轻时没少和老婆干架。他因此也总结出一套很管用的办法,你吵你的,我买我的。不吱声总可以了吧,反正过两天就烟消云散了。这些年买了多少东西,大件一万件左右。他声明只多不少。这还是保守数字,小件就无计其数了。
见过的东西太多,所以他有满满的自信,如果他看不明白的东西别人吹牛说怎样,那简直是扯淡得不可想象。真正的文物是无法仿制的,比如大家都说他长得好,是徒有其表,这和文物的唯一性是同样的道理。
瓷器收藏他敢称中国也是数得着的,可以找著名的专家来鉴定。首先是质量好,然后是数量多。就数量而言,唐宋元明清一概俱全。就质量而论,高而精是最起码的要求。他收藏从未考虑值多少钱的问题,喜欢是唯一的理由。他觉得收藏是一种乐趣,无忧无虑,不争不夺,活得自由自在,挺好。
搞机械出身,学徒当个徒工,后来调到文联还是工人。领导认为他干得不错,于是就以工代干起来。代了一阵子干之后又转干和提干,从副主任科员到主任科员,然后副处正处再到局级干部。他自己都笑话自己了,一个城市贫民,一步一步走得都挺顺畅,各方面成就也说得过去。比如书法,就获得了国家颁发的做出卓越贡献的证书。有人说,老姚是干出来的。他自己也承认是干出来的,因为他家没有任何背景,所有的亲属没有一个是当官的。
吾日三省吾身,是其做人的准则。他每天都要检视自己为人处事是否有不当之处,严格要求自己是那个时代他们那一辈人自觉自愿的行为。待人以诚,这是他交朋友的原则。和你交往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就连你家养的小狗都看得出眉眼高低。对它好一点就摇头尾巴晃,对它不好可能会咬你一口。
从原来的小姚到现在的老姚,做人的本色始终持之以恒地积善成德。比如收藏,你有没有钱人家都敢把东西放在你这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体系,这样才能聚财、聚宝、聚友。要想聚财聚宝得先聚友,你简直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朋友的人会飞黄腾达。他是一个明白人,所谓明白不仅表现在人情是故上,在收藏的专业领域也堪称东北响当当的一个大人物。
《苏东坡诗》
把学问研究透了,你的收藏就会万无一失。事出有因,鉴定不难。国家文物局发的鉴定师证书的沈阳只有两个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吹牛没有意义,他说他从13岁从事这个行当到今天,既便是天下第一笨也应该变成了第二笨了。
他姓姚,名哲成。在一种信念当中安身立命,其实,收藏本身就是一种信念。面对这些历史的证据,可能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但是于他而言却举足轻重。这不是钱所能够衡量的称重,想当初它们都可能被置于高堂,如今却一个个形单影只。所以,没有什么是可以万无一失的。至于岁月哲成,就是人生累积的根本所在的心灵的慰藉,是关于历史的秘密的注解。
姚哲成先生典藏珍品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