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当代书法家李文采的艺术探索(2)
李先生的书法理论,观点独特,主要观点是:
一、古今论书都认为书法能体现作者书法以外的各方面修养,即所谓“书法内涵”。李先生认为书法是一目了然的艺术,不存在书法以外的“内涵”。所谓书法能体现作者书外修养,都是事先知道了作者这些书外修养。如果对作者一无所知,历来没有人能就书法作品猜出作者书外的任何修养。这种违背事实、自欺欺人的“书法内涵说”严重误导了对书法作品的正确评价,造成只看作者而无视作品艺术价值的坏风气,应该得到纠正。
二、几十年来,书法创新精神被一再强调,违背了沙孟海先生的创新观。沙老常说“我不轻易谈创新”。又说书法创新是“孕育变化”的自然过程,即主观上不必有创新意识。李先生以“主观愿望在继承,客观效果有创新”来进一步阐述沙老的“无意”创新观,批判了“有意”创新观。李先生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历来学王羲之、米芾,人人都有自己的创新面貌,没有创新面貌反而不可能,无人能出示这样的作品。李先生又说,有创作意识,说明尚在学书阶段,是低级书写状态。最高书写境界是没有创作意识,例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和第二行书《祭侄文稿》都是草稿,作者只有意于文字内容,于书法则无创作意识。
三、古代有“八法”之称,现今则称“线条”,如此说,也如此做。这不是书法的进步,而是倒退。文字书写之初就是“线条”。“线条”时代没有书法艺术这一概念,也没书法家,文献上找不出。这不是古人不好事,是因为“线条”时代是书法初级阶段,难度有限,所以古人不当一回事。出现“八法”,毛笔的艺术性能才得以充分发挥,书法艺术才成熟,才辉煌,才有书家、书圣出现。
草书张九龄望月怀远诗
书法之美来自点画组织和点画本身的多方面变化,每一方面变化都是视觉亮,亮点越多艺术价值就越高。“线条”论者“不看两头看中间”,放弃点画两端抑扬顿挫的提按转折,必然使点画形象简单化。只有“八法”才能极点画变化之能事,从而使点画形象丰富多彩。点画组织的变化固然重要,但点画本身的变化法则——“八法”的出现才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标志。所以前人说“书以用笔为上”,“为上”就是最重要的意思。
夏伟革 2015年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