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艺术的特色与追求——为中国军人筑魂
陈琳,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海军创作室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作品曾先后参加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2007、2009、2011年金陵百家全国美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5、70、80、85周年及建国50、60周年全军美展;全军第十届美展和全军“探索”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艺术作品展; 2008年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特展;2009年全军美术作品港澳地区巡回展;2014年中国梦强军梦全军美展;20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军美展。多幅作品获奖或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外交部、北京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等。
代表作品有:《大海深处》、《两栖猎人》、《铁甲雄风》、《陆战队员》、《为了民族存亡》、《突击队员》、《厉兵秣马》、《决不放弃》、《亚丁湾—2009》等。其中,《大海深处》获建国50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两栖猎人》获第十届全军美展优秀奖;《厉兵秣马》获建国60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为了民族存亡》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近年来,出版了《陈琳国画作品集》、当代实力画家精品丛书——《陈琳国画作品选》、中国当代美术名家展示——《陈琳作品集》、中国美术名家丛书——《陈琳作品》等多部个人作品集。
《1938·藤县-王铭章将军》245cm×245cm 2015年(合作)
为中国军人筑魂
——陈琳艺术的特色与追求
高天民(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理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部队美术是中国美术史的一部分,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而带来的一个新的现象。从北伐时期开始,部队美术就已逐渐超出了军队内部的鼓动的意义,而与革命和先进的思想发生了联系。特别是我们在以梁鼎铭为代表的一些北伐历史画家的创作中可以明确地看到这种现象,并通过延安美术的进一步升华一直延伸到新中国。但新中国的部队美术是在普及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因此部队美术一般称之为“士兵美术”,即它是以突出部队美术作为“工农兵美术”的一部分而产生意义的。这种意义不仅表现在其题材上,更表现在其身份上——作画者的身份和作为人民创造历史一部分的政治身份。因而,这种部队美术的专业性就被弃之一边。部队美术这种性质的改变是“新时期”之后的事情。随着中国美术的开放和多元,部队美术也逐步实现了新的转型,从作为文化普及的功能和价值转向了作为专业美术的创作。各兵种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美术创作队伍,并在整个中国美术的转型中与中国现代美术的进程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其中涌现出了众多具有实力和特色的优秀的艺术家。海军政治部创作室的陈琳就是这个群体中典型的一位。
《厉兵秣马》 230cm×220cm 2009年
陈琳受到美术界的关注是因为他在多届全国美展及全军美展和各种全国、全军美术大展中的出色表现。自1994年以来,陈琳已经连续参加了四届全国美展,三届金陵百家美展、六届全军美展、五届海军美展以及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中、日、韩三国邀请展、全军港澳地区巡回展等,并且在这些展览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大海深处》(1997)获建国五十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两栖猎人》(2003)获第十届全军美展优秀奖、《厉兵秣马》(2009)获建国六十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为了民族存亡》(2005)为中国美术馆收藏。通过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陈琳的创作实力,也使他的艺术得到了社会和美术界的检验。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艺术语言,丰富着其作品的表现力,但他的艺术的特色及其目标却是一贯的,这就是以其厚重、大气和正气的艺术展示中国当代海军形象,为中国海军筑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10cm×210cm 2015年(合作)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的陈琳,受到了良好的学院艺术的训练,打下了扎实的写实艺术的基本功。这使他获得了得以面对现实的基本的介入方式。从其所面对的问题来看,这种写实的基本功很好地为其作品主题的阐释及其艺术语言的表达提供了基础。我们从他最早的获奖作品《大海深处》(1997)中看到,他以工笔的细致描绘和线条的韵律,展现出现代机械之美,使二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预示了现代审美与传统方式之间的冲突与转换。中国画在近代以来开始引入西方的写实。正如我们早已看到的那样,写实的技术为中国画带来了一个新的维度,即面对现实能力的增强。正因此,中国画在现实需要的大背景中向着写实的方向不断前行,并通过学院教育的培养最终确立了写实艺术在中国美术中的主导地位。
《战之必胜》 190cm×240cm 2014年
陈琳在接受学院教育的时候,已经是经历了新潮美术洗礼之后的九十年代。而此时的中国美术中的写实已和之前大为不同。现代艺术形式语言的多样化为写实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变形、表现、抽象等语言方式使即使是中国画也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构成了陈琳中国画创作的语言基础。陈琳虽然没有走向变形和表现,而是选择了写实——这也是由其身份所决定的,但这是一种开放的写实——不仅强调了描绘对象时的塑造性和空间营造,而且为形式语言及笔墨的的发挥留有广阔的可能性。
陈琳在《大海深处》之后就转向了写意绘画。这也是其题材所要求的。作为一个军旅画家,陈琳不仅需要在艺术上做出自己的探索,他还同时肩负着自己的使命。在部队美术的性质发生根本转变的今天,军事题材的作品如何创作,如何反映部队的真实状态,展现今天军队和士兵的精神风貌,是部队画家面临的新的课题。从陈琳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以小见大”的画家。他的作品在主题上展现的是中国军队(海军)作为世界一支和平力量的崛起,但他从没有那种宏大叙事的舞台性,而总是从最普通的士兵入手,通过其生活、训练、抢险等具体场景展开。这不仅是陈琳在题材和主题处理上的个人选择,也是与他常年深入部队体验生活,掌握了一手的素材并与普通士兵建立起了密切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甚至那些装备的细节,都是有着现实的依据。这不仅是现实主义艺术所要求的生活细节和典型环境的真实性的体现,也是其情感所系——他要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普通士兵讴歌,为中国海军筑魂。
《突击队员》 235cm×225cm 2007年
这也正是陈琳作品最吸引我们的地方。陈琳自己曾经说过,“我所竭尽表现的是当代军人存在的价值”,并“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向观众传递一些正能量”。自《大海深处》之后,陈琳相继创作了《两栖猎人》(2003)、《陆战队员》(2004)、《铁甲雄风》(2004)、《为了民族存亡》(2005)、《无名上士》(2005)、《突击队员》(2007)、《永不放弃》(2008)、《亚丁湾——2009》(2009)、《厉兵秣马》(2009)、《使命》(2012)等一系列重要作品。这些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就像他的作品所揭示的那样,“为了民族存亡”,中国海军将不辱“使命”,“永不放弃”。在这些作品中,陈琳充分发挥了他的细节描写的独特手法,使作品不仅具有了很强的可看性,而且由此将中国海军的现代化以及海军士兵昂扬的精神风貌展示在人们面前。我们看到,这些士兵无论是在竞技场上还是在训练和执勤之中,都隐含着一种自信和逼人的锐气。那种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内在气质也正是中国军人所向披靡的精神写照。特别是他在《亚丁湾——2009》中以特写的方式描绘了两个海军特种兵队员威风凛凛地站立在中国新型战舰上,展现出新一代中国军人的风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他们也代表了中国新一代军人的形象。
《泸定桥·1935》194cmx238cm 2016年(合作)
对“传递正能量”的信念使“英雄”成为陈琳作品中的绝对主角,也是他在艺术上最核心的主题。但显然,他这里的“英雄”既不是那些“伟人”,也不是那些做出什么惊天动地之举的“人物”,而就是生活中最普通和最平凡的人。他在作品中一再表现的那些士兵就是他心中的“英雄”,历史上那些为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无名上士”也是他心中的“英雄”,而那些兢兢业业工作在军队各个领域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更是值得赞扬和尊敬的“英雄”——这就是中华民族得以不断延续的“正能量”。陈琳就是以这样的信念创作了《英模人物之一——刘志艳》(2008)、《英模人物之二——陈惠汉》(2008)、《英模人物之三——刘晓松》(2008)。他以肖像的手法塑造了三位海军英模形象,使之具有了纪念碑的意义。
作为一位中国画画家,陈琳的艺术也不可避免地要思考中国画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问题。他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而且是自己的方式。很显然,陈琳的水墨写意画是在“北派”水墨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这种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就是重视“笔”的作用,而这与造型直接联系在一起。所以从造型的角度说,陈琳已经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这就使我们看到了他作品中那种严谨扎实的形象塑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对其主题恰当的阐释。但另一方面,他所接受的这种写实已经融入了相当的西方的因素,由此改变了中国画笔墨本身的表现力。由于这个问题关涉到文化立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许多艺术家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一个本质区别就在于对艺术语言的精神性与物质性不同认识。五代画家荆浩在其《笔法记》中提出,画有“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其中以“气”为首要。他在对“似”与“真”的阐释中作了具体解释:“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具盛”。这即是说,绘画本身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而不以肖似于对象为标准,艺术的标准在于“气质具盛”,这被齐白石称之为“似与不似之间”。这种转换如何进行,每个画家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和实践。
《佛缘》68cmx68cm 2015年
陈琳在创作之余,还常画些传统笔墨的小品,这些作品以传统文人雅士、仕女花卉为主要题材,表现出浓郁的抒情性。这些作品与其主题性创作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陈琳的这些传统笔墨的作品并非是闲情逸致和笔墨游戏,他实际上是在为新的突破做着基础的准备。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中国当代美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但正因此,才更应保持一种清醒。中国美术要发展,艺术家就必须有历史责任感,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坚持民族文化的立场,尊重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也正是陈琳对自己的要求。就此而言,陈琳那些充满诗意的小品就具有了新的意义:他在其中通过诗化意境的营造和传统笔墨的锤炼,体验和追寻着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在特质,并在这种体验和追寻中思考着现代转换的可能与交汇点。当我们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陈琳的那些宏大创作之外的小品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陈琳的另一种新的可能——当时机成熟时,陈琳将在他的艺术上完成一次新的蜕变。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