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我画《金陵红楼十二钗》
冯远,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1952年生于上海。198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并留校执教,曾任学院教务处长、副院长、教授等职。199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2001年任艺术司司长,2004年任中国美术馆馆长,2005年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作品多以反映历史题材和现实生活为主,造型严谨生动、生活气息浓郁,绘画形式新颖,尤以擅长创作大型史诗性作品和古典诗词画意作品。代表作品有中国画《秦隶筑城图》、《星火》、《历史》、《屈赋辞意》、《世纪智者》、《圣山远眺》、《逐日图》等;主要论著有《东窗笔录》、《重归不似之似》、《回到单纯》、《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水墨人物画教程》等八十余万字。出版有作品集、论文集、教材多种。三十余年来,其作品入选国内各届重大美术展览,获金、银、铜和优秀奖项达二十余次,作品获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另有大量作品赴美、欧、日、韩等国参展,并赴多国讲学、考察访问,在法、日、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曾获国家优秀教师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红楼金陵图十二屏》最早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其时我任教任职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后来由于喜爱者众,时有上门求索者,还画过丈二尺幅和手卷等形制的十二金钗图。由于《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经典名著,数十年来,专研红学、迷好红学的专家学者和爱好者每有新见,争讼不绝,更有电影、电视、歌舞、戏剧重编翻拍面世连连,使一部红楼梦成为常说常新的显学,也成为一座挖掘取用、诠释不尽的宝藏。
我第一遍《红楼梦》是在初中,以初读时的思想觉悟,认为是有闲阶级府第风波,家族琐事,炎凉世态,儿女情长,不如叱咤风云的英雄演义激动人心,拿起放下断断续续。继读时觉得书中遍是高墙之内的大千世界,各式人等温情背后的弱肉强食、阴柔的很;再读则隐隐悟出浮生一台戏,封建末世,谁也不能逃脱历史的宿命。不同年龄读红楼,对宝、黛、钗等人物形象的体味与感受不同,才逐渐认识到《红楼梦》的隽永意味、深邃意理,也明白了100个人读红楼,就会有100个人心目中宝黛不同形象的道理。
当年从事中国画教学,辅导学生创作插图。我在备课中自选《红楼梦》作插图主题,为了体现对原著精神的理解,准确揣摩把握其中人物的造型与形象特征,我先行着手创作一组人物绣像。为此,我参改了清代画家改琦创作的红楼插图,当代画家戴敦邦和刘旦宅先生的插图和人物肖像。相比较而言,改琦的插图虽然背景丰富,明清版画的特色鲜明,但人物形象较为概念化,这当然是受当时条件和他自身技艺能力所限。戴敦邦先生笔下的红楼人物生动传情,个性鲜丽,具有呼之欲出的生气。而刘旦宅先生创作的插图与人物则较为秀美纯情、用线用墨用色清逸娴雅。后二者跳出了清末民国初年表现古代仕女的陈旧程式,融入了现代审美理念,使新《红楼梦》人物形象清新娇美,应该说为丰富升华红楼梦人物形象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和有益的贡献。今人画红楼十二钗,既要研究并保持原著中文字描绘的人物形象的经典精华之处,又要突破清代版画插图和后人脸谱化的艺术局限,充分发挥水墨画的笔情墨趣;既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又能吻合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内在意蕴。我画红楼十二钗,还应当在其基础上,努力体现中国写意绘画的经典性、表现性和观赏性,彰显中国艺术形式的传统特色,时代精神和现代形式,达到人人能看懂,又人人觉得美的雅俗共赏效果。
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我参改了目前能找到的较有影响的红楼梦插图版本和人物绣像资料,结合原著中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情节、细节来设置人物的造型姿态。例如以葬花来表现黛玉的性格心里特征和悲剧色彩;采用戏蝶的细节来表现宝钗率真开朗、讨人喜欢的性情;选元春荣归故里省亲的情节来表现王妃表象的雍容华贵和内心的寂寞;又取弄权协理大观园的凤姐泼辣精明的表情来设计她的肢体动态迥异于前三者的不同之处。至于“探春结社”、“李纨课子”、“可卿春睏”、“迎春涌经”、“惜春构图”、“巧姐避祸”、“妙玉奉茶”、“湘云眠芍”等都是按同样的理念去赋予人物的形象特征、造型表情特征和心理变化特征。在用笔用墨设色上,我采用了小写意,即兼工带写的手法,既有细微描绘特定人物举手投足的姿态形象,又融入写意花鸟画的技法表现衣饰纹理、佩件道具,同时尽所能采用明快的色彩来烘托人物的神采,努力追求生动、传神、动静相生、工写相映、既好看、又能耐看的效果。
一部《红楼梦》不啻是融政治、经济、社会、人伦的入目三分地描绘了封建社会的大全,也是一部研究近代历史的人文教科书。十二金钗之外、书中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还有许多,既便是令人可亲可怜的小人物和敢爱敢恨、个性鲜明的女子也可以列出不少。然而大厦倾复,荣国府内无人能够幸免历史的悲剧结局。我想今后未来还会有艺术家来表现这个题材,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将本着对《红楼梦》的不同的理解感受和不同的创作理念,创作出代表那个时代价值观的人物肖像艺术。作为个体,我相信我也无法超越历史与时代、学养和技艺之与我的局限,但不管如何,我的《金陵红楼十二钗》也代表了当下的一种艺术形式和风格面貌,欢迎同行和爱好者批评教正。
2010年12月5日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