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杨留义
杨留义,1955年生于河南遂平,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现为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秘书长兼书画委员会主任、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秋熟》《生命礼赞》《汉魂唐魄写江山》等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多伦多艺术馆等单位收藏。《美术》《画国家》《中国文化报》等多种报刊对其多次进行专题专版介绍。曾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法国卢浮宫、俄罗斯美术馆、普希金博物馆、日本现代美术馆、以及杭州、南京、西安、广东、深圳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作品《祥云和畅图》《雅典·卫城》《山不争高自极天》分别搭载“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和“天宫一号”遨游太空。
出版有《杨留义画集》《杨留义积墨山水》《中国当代名家——杨留义作品选粹》《当代中国山水画坛10名家——杨留义作品》等个人画集10余种及50余部作品合集。
孙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著名美术评论家)
我看了杨留义的画以后,感受很深。因为他长期在山区生活,观察比较深入,对山水的精神理解得很透彻,所以他的积墨山水很有特色,也是这几年山水画创作的一大收获。
从广义上说,大山大水表现的是天地人的关系。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自宋元以后,山水画始终是一个大项,但长期以文人画为主体的山水画,不太发挥积墨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山川自然风貌的特点。近百年来,黄宾虹、李可染等大家对山水画加以开拓,积墨山水画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杨留义用他的风格、他的追求,很有个性地表现他的山水世界,形成了他的黑山艺术,笔墨功夫很深厚,力度也很大,看得出来他在山水的气势、山川的经营和技法的运用上,非常深刻、淋漓地画出了大山、大水、大意境。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评论家)
对杨留义的山水画作品,别人可能会给他提这样那样的意见,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的个性,我看他有些画画得确实好,所以我认为,杨留义应当按照自己的画法画下去。古人画山水,看作是潇洒的事,是写行、草书。黄宾虹讲笔墨游戏,其实就是玩笔墨,就是表达兴致、感情。但画山水,光搞笔墨游戏,就会很难看。所以,山水画从宋元明清以来就是文人画,山水画里也分两种,比较实的和比较虚的。我觉得杨留义属于实诚派,严肃认真,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特色。他的画和很多画家的笔墨游戏不一样,他是实实在在画的,画得很精彩。我有一点意见,就是他有一些用得很玄的题目,显得过于抽象。
李奇茂(中国台湾艺术大学教授,中国孔学会会长,台湾中华画院院长,著名水墨画大师)
杨留义山水画的“气”是融会贯通的。他在中国的六法当中没有一样不合格。我们最近在讲《富春山居图》,黄公望老先生他是看了风水以后才画山水的。我觉得杨留义在这方面和黄公望相差不多。如果山水没气那就是死的山水,他是活的山水。他的画气贯得很韵,气势在山水中最难的。作画如果没有气,最终不叫气韵生动,是不能存在的画。作画皴法再好、点、线再好、章法再好、运笔再好、都没有用,但是杨留义可以达到。
夏硕琦(《美术》原主编、编审、著名美术评论家)
文如其人,画如其人。我跟杨留义认识不久,但在接触的过程中,感觉到他是一个很质朴、很诚恳的人。他的山水画也有这个特点,很朴厚。另外,他画山水很投入。现在画坛上有这么一种状况:画山水跟攒半导体差不多,水口、烟云、树木、舟楫、房屋,一组合就是一张山水画,这种画没有艺术的生命力,也缺乏精神的内涵。杨留义的山水画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推敲的地方,但特别应该肯定的是,他是用感情来画画,拿生命来画画的。所以,他的山水画让人动情。他的画追求一种大美,这个“大”包括气势、气息、气概。实际上,在传统绘画里面,特别是汉唐艺术里面,这种大美的思想占了主流。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现在,我们的时代需要一种阳刚之气、巨丽之美。我觉得在杨留义的作品里,他的追求与时代是合拍的,是共振的,是可贵的。
马振声(北京语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著名画家)
杨留义是我的老朋友。他给人的印象非常朴实、诚恳。看了杨留义的画,确实有画如其人的感觉。当初一起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办展览的时候,他展出的都是小画,而这次看到他的大画,更能反映出这个人的实在劲儿。我感觉,他的画不是以奇巧取胜,而是以平实的山景,踏踏实实地一笔一墨地融进了自己的感情。
杨留义的山水画别出心裁,开辟了一种新的山水画形式。他的黑山艺术值得研究。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著名山水画家)
杨留义的作品是用自己的审美观念来审视自然,并通过领悟自然的风骨神韵、苍茫静穆,从而驾驭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来诠释对山水的真实写照。其作品气势宏大、苍浑坚实,体现出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的特点,情景合一,时空相容。通过他对不同山川写照,以及创作的博大雄浑的作品,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尊重传统的画家,因为他对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热爱生活、拥抱自然的画家。因为他的每件作品都深深地烙有时代的精神和印记,并散发着中华民族这个精神家园泥土的芬芳。他是一位勇于创新的画家,并以“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创作了这样优秀的作品。
尼玛泽仁(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画家)
杨留义在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国家画院先后举办个人画展,这在画家群体里是不多见的。他勤奋不息,在生活中、在大自然里领悟“山川之丰富神韵”,转化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以笔墨求苍厚、坚实、旷达、雄浑。在他关注大自然原生态的审美表达中,不仅见到他以泼墨、积墨表现出阳刚之气,还能以淡墨追求南方山乡清雅、和美、空灵、淡逸的审美意境。
朱理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著名画家)
杨留义是一位朴实谦和而又极勤奋的山水画家,曾参加过多次重要展览并屡次获奖。他的画多用积墨法,构图大开大阖,追求深厚博大的境界,山石树木用笔松动,造型严谨,拙中含巧,方中寓圆,气脉连绵。他不以奇险取胜,在平实的题材中充分发挥他的笔墨功力,以情感人,大气大方,作品数量多且质量高,不愧为当代画家中杰出者。希望他在艺术之路上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理论研究室主任,著名美术评论家)
首先,杨留义的画很注意手法,很用功,非常注重对积墨、对用笔等方面的运用;其次,他追求有气势的境界;第三,他对整个画面的经营极具匠心,尤其是他执著于积墨在山水画方面的运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给人很多启示。
中国画是一种把自然融化在心灵之后,再吐出来的一种相对程式化的符号组合。现代山水画如何往前走,前面是一种怎样的前景、怎样的摸索方式,我觉得值得大家思考。杨留义的作品里有的用纯墨,有的用了很重的颜色,这种探索很好,逐渐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他对墨的运用已经非常熟练,画这么大面积的画,怎么能够水乳交融,表现得既有意境,又有自家面貌,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艰辛摸索的轨迹。我认为,艺术的较量最终不是较量技巧,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较量。后者的提高,对画本身的提高,将起到很大、很关键的作用。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评论家)
杨留义的积墨山水,我以前看见过,但是没有像现在这么集中观赏,总的感受是非常精彩。前一段我参加中国美术馆搞的中国山水画和油画风景画的比较和评审,确实评不出太多优秀的作品,千篇一律现象比较严重。而杨留义的积墨山水,在某些方面是有突破的,且风格比较鲜明。他画的山雄浑朴茂,我想这跟他的性格、阅历、文化修养都有直接的关系。我比较喜欢他创作的横幅作品,这些作品更能体现他的个性。
刘骁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评论家)
很多中青年画家的作品,让人感觉雷同。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这一批艺术家在目前的阶段,主要是寻法的阶段。这个寻法,一个是向自然寻法,一个是向古人寻法。那么在这个阶段,肯定有一套被束缚的东西,如果进不到这个被束缚的东西里头去,很可能现在的山水画就永远提高不了。所以,我想这一批中年骨干艺术家,他们现在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雷同是阶段性的问题。实际上,这一批中年艺术家都面临着破法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立法之后如何破法,在破法之后才是真正的立法,立自己的法。这个阶段不是所有人都能解决的,肯定有一批人跳出来,他必然有别人没法学的东西。杨留义在做一个阶段性的工作,非常重要,下面一个阶段,实际上是进一步的突破。也就是说,进入到一种真正放松、超脱的状态,可能会出来一些非常突出的作品。
陈绶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评论家)
大千世界,须臾人生。知识而文明启,鉴录而书画兴。物、象、名、迹,化为形色笔墨,传情理达仁义,包前孕后,推己及人。众望同归,万古不移。于是武功文治,官举民倡,遂成书画之至道。
画家杨君留义,有缘与余结识于书画之途,观画再三,余观杨君近作,读风吞云,洋洋洒洒,擎白云苍狗,幻化人间俯仰气象,借天骨地脉,开诉宇宙变化沧桑。其笔墨游刃于规矩,变化于法度,造势朴质,趣味雅致,犹以积墨迭景见长,鸿篇巨制,功夫感人,凭君学识,人品年齿,宜知蒙养,发天受持文脉,当更有大成。
周积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评论家)
杨留义领会古人讲求创新的理念,师古而化,借古开今。在保留传统绘画之道的基础上,自觉以创新观念指导自己的创作,努力寻求自己的画语表达方式。杨留义的山水画多为大幅,采用高远、深远的方式由远及近观照山水整体,取舍简约、突出主体,使观者在山水无言间体味其苍茫伟岸。画家于崇山峻岭间点滴出几间屋舍,若隐若现,但这里画家并非要歌颂隐逸山林的无为之志,而意在二者彼此映衬,以显现充盈在山水之间的生命律动。画中“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墨交融,在墨色的基础上略施粉彩,以色助墨之浑厚,以墨显色之冷峻,所谓“墨中有色,色中有墨”,使画面艳而不俗,浓而不烈。积墨法的运用是他山水画的另一特色,层层积染加强了画面的黑白对比度,不仅表现出山体的坚实与厚重感,同时墨色的变化又使得群山具有了灵动的节奏感,自然妙趣横生。构图章法上,画家置陈布势、经营位置,对自然景物“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根据画面结构的需要,严谨造型,宾主呼应,疏密相间,虚实相生,与无画处皆成妙境。
于志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冰雪山水画创始人,著名画家)
我看了他的近作,感觉与他几年前的作品有了长足的进展和显著的提高。我是从一个画家的角度来看杨留义的作品,总结他的绘画特点就是满、黑、密。他画得很密,有很多的笔道,密而不腻,这是第一个特点。他还有一种流线的韵味,必须细细地品味,才能感受到笔道里蕴含的韵、神。第二个特点是满。这个满,不是通过大笔道,像刷子、排笔那样去渲染,而是完全通过琐碎的细小的笔触来实现的。所以,满而不死,满而透。第三个特点是黑。这里的黑,不是以渲染的方式产生的绘画的强烈张力。而是墨的运用过程中,向外扩张就有一种力的存在,但是作为线条本身,我们就会想到物体的轮廓,形象就有束缚力。我想杨留义的作品,能把线排列组合形成一种张力,这很不容易,作为同道我为他感到喜悦。
徐恩存(《中国美术》主编,著名美术评论家)
在艺术上,杨留义确有独到之处,他的密体山水与巨嶂式构图,以及山重水复的宏大气魄,都给人以强烈震撼。关键在于他的山水画强调自然,有感而发。当他把眼中山水经过艺术提炼为意向符号时,它们已经成为画家内心的象征。杨留义的山水画写的是“胸中丘壑”,他的“身在山中,心在山外”的心境,也表现了极具自然色彩的山水艺术。
严格来说,杨留义的作品不但表明了一种思考中的转向,也体现了当代画家对艺术规律与艺术本质的认知。所以,他在艺术的超越中获得了激情与动力,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充实。现实生活、大自然和传统文化是他不可缺少的精神资源。因此,他才能举重若轻地创作出荡漾着真实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因此称得上“为历史增添新的因素”。
- 在他手上,呼啦圈也变成艺术品想起了系列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中的一个片段张志明瞒着余春娇花了9万五买了一个艺术品,戳穿之后还小傲娇地…
- 弗洛伊德最后的家:蕴藏千件古董和藏书弗洛伊德的古董和藏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沙发 位于伦敦北部的汉姆斯特德区美丽而宁静,这里隐藏着许多散落的文…
-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8月9日,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等一行受韩国政府盛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及文化交流活动。活…
-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2018年8月10日下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先生和中共中央嵊州市市政府顾问王林先生受邀参加韩国第14届堤川国…
- 西安开发商无证售房起诉买家案中案:“黑心师爷”才是总导演?《调查清样》撰文|文一刀 西安闻天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闻天科技)因以自己无证销售为由起诉12名曾参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