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收藏 > 观点 >

《黑白——山》具象思维中的抽象水墨

  艺术家沈勤

  “那真是最好的时代,那时什么都没有,但有艺术家;现在什么都有了,却没艺术家了。”这是沈勤记忆中的“85新潮美术运动”(下简称“85”)。说这句话时,他拿了把椅子,坐在苏州博物馆一楼的展厅里,眼神眺望远处,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他心中“不可复制的、令人振奋的年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勤因丰富的水墨实践,与谷文达齐名,被誉为抽象水墨的两大干将。沈勤生于南京,那里是新文人画崛起的重镇。不过,他却不追求回归传统笔墨的“书写性”,而是在西方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下,先后创作《师徒对话》、《浮》、《黑白——山》等作品,震动美术界。

  7月17日,沈勤最新个展《洇•氤•霪•滢》在苏州博物馆开幕,上述代表作被独立放置在一个展厅中,除此之外,“田、园、村”系列亦首次集中亮相。这是沈勤阔别画坛的二十余年后,规模最大的个展——1993年,在参加“后89中国新艺术展”(下简称“后89”)后,他全心地在石家庄过着“钓鱼、画画、养儿子”的隐居生活。

  展览开幕的前一天,沈勤在展厅中踱步,不时有工作人员向他确认旧作的展签。“时间相隔太久了,”沈勤看着《师徒对话》说,“最早这件作品叫《师傅与徒弟》,等刊登在杂志上后,不知怎么名字做了修改,一直被叫到现在。”

  “这次,我是被‘捞’回来了。”他说。

  沈勤《黑白——·山》176x280cm 纸本设色1985

  《黑白——山》具象思维中的抽象水墨

  值得注意的是,1985年,沈勤还完成了首件抽象水墨作品《黑白——山》,它让美术界认识了沈勤的另一面。

  沈勤曾说,完成《丝绸之路》组画后,他逐渐摆脱超现实主义,亦不再使用令他皮肤过敏的丙烯颜料。对于投身抽象水墨的原因,他回答得很干脆:“不能重复自己。”

  栗宪庭曾如此评价《黑白——山》: “诸如似山非山的形,有极简艺术的硬边味道。但画面气氛却在乎对传统某种境界的表达,如黑白分明的画面,有意让正形象与负形象,或者说阳形和阴形互为山形,有点道家辩证的意味。”

  沈勤认为,《黑白——山》是他迄今为止表达得“最完整”的一件抽象水墨作品。之后,他曾试图进一步摆脱“形”的束缚,完成“更抽象”的作品,但他认为,那些作品有些“过头”了。

  “中国人很难做抽象艺术,因为从文字的起源开始,我们就是具象思维。因此我们需要依附一个具体的形象,对其进行想象和创作。如果盲目沿袭西方,丢失了具象,难免沦落为表面的形式——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用黄金分割的数字比例表达美,但中国不是。”沈勤说:“我就尽量把画做得干净一些,让它离具象远一点。”

  1993年,沈勤参加“后89”之后,中断了实验水墨,亦淡出画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黑白——山》奠定了他在抽象水墨中的创作主线,一些习惯和理念依然延续至今。比如,在创作理念上,他依托实景,创作《园林》与《黑村》;而在墨与色的把握上,他尽量不在墨中添色,以免“像烂泥一样水济济”。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