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收藏 > 观点 >

周思聪——敏感而又矛盾的艺术家

  导言:2015年7月29日,“大爱悲歌——周思聪、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揭幕。此次展览具有多重的含义:首先是以此展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周思聪、卢沉先生的家属将《矿工图》组画、手稿及文献共计53件作品捐赠给国家的首次亮相。此次展览是周思聪、卢沉艺术研究系列中的重要专题,也是《矿工图》组画自诞生以来最大规模的集体面世,首次全面还原《矿工图》的整体艺术风貌。

  雅昌艺术网也借此机会重新梳理这位二十世纪的画坛巨匠。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引用周思聪自己的话:“我热爱平凡的人和静谧的大自然!”他认为周氏的一生就在践行这两件事。其人物画不仅仅达到了“集大成”的成就,更对后辈画家的影响及其深远。

《矿工图之一——王道乐土》  177cmx236cm 1983年

  周思聪—敏感而又矛盾的艺术家

  读懂周思聪的绘画 先要读懂她的人生轨迹和创作理念。王明明,北京画院院长,亦是周思聪的学生。在评价周思聪时他是这样说的:“周老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对她的研究越深入,她的特殊性就越明显。首先,二十世纪的女画家中,我觉得没有人可以和她相比。她的创作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而每个时期的转换都跟她个人的经历有着巨大的关系。她的特殊就体现在她的个人情感和对艺术的特别追求上,因而造就了她不同平凡的艺术。她是一个用艺术去燃烧生命的人,而这样的人很少。大部分做不到,虽然看起来很投入,可是远达不到一种对精神和对身体的燃烧程度。所以要理解周思聪的作品,就需要了解她的经历,包括她精神上的一些痛苦。”

  周思聪在中国艺术史的女性艺术家中,也许还找不到堪与比肩者。她1939年1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初中时偶然见到刊物上德国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画作深受震撼,人们从她后期创作的《矿工图》也可以看到珂勒惠支的影子。17岁即进入央美附中学习,20岁入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曾师从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等诸多名家,并走上了职业绘画的道路。然而在她最好的年华却遭遇“文革”之不幸,改革开放后又被病痛折磨了十几年,仍能成为中国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许多熟悉周思聪的人,或是研究她的学者都会发现——她是一个非常敏感且矛盾的艺术家。

  

《矿工图之六——遗孤》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曾与周思聪、卢沉夫妇多有私交。他告诉记者:周思聪一直都很爱大自然,对于山水画非常有兴趣,但那个时代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于是我们与那个时代的大多人一样——服从分配。但我觉得她没有画山水画是一件好事儿,因为女性的空间意识与男性多有不同,她画人物画应该更合适,也许这条路对她来说是走对了。

  身处世事复杂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致使周思聪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郎绍君把那个时代的画家形容为“裹了足”。“周思聪是一个话不多但感情及其丰富的人,所以她怀有交流的需求。而恰巧她的丈夫却是性格木讷、粗线粗放,加上家中上有婆媳不和、下有子女抚养的重负,致其情感多不得宣泄。”王明明也有同感,周思聪给密友马文蔚写的书信曾一吐心声:“生活是多么奇特又捉弄人。人们真是可笑,活在世间忙忙碌碌,凭着小聪明,得名又丧格,自我感觉那么好。还有人愿为其牺牲,而又有人怀着大智大勇进了棺材,于是另一些人假惺惺哀悼之后,又兴致勃勃去干害人的勾当去了。怀着鬼胎,又彼此文明地招呼着。只有孩子做不出,可他们将会长大。……我自己也弄不懂,有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美好,有时又觉得那么糟,好像四季的轮回。我的心境反复无常,有时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有时又是那么在乎。”这些袒陈可以说是“原生态”的表白,毫无遮掩,它不同于一些学习会上的发言和一些表态的套话,正透露出表达者灵魂深处真实的矛盾。在此心态下,周思聪一生的艺术创作都充满矛盾,作品多反映人生悲情和无奈面面观。这种创作风格在其后期的作品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上世纪90年代,周思聪去彝族写生,“那里的好山好水有的是,可她把注意力多放在许多妇女身上,联想到她们身上承载着的负担,其中包括来自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压力。于是她在表现一个彝族妇女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背着柴捆靠在大树下喘息的画面。实际上创作的形象有她自己的影子。我形容她表现出一种凄美和精神上的无奈!”郎绍君说。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