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收藏 > 观点 >

赵力:画家王雷的双重视域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赵力

  从2000年开始,王雷就尝试着以对现实的观察方式去形成自己的艺术方向。最初的作品带有很强的写生性,当时他还就读于中央美院,是他利用下乡写生的机会而完成的作品。王雷似乎对人和自然都感兴趣,因此这些作品包括了一些以头像为主的人物油画,还有的就是风景写生,而这也决定了王雷创作延续至今的两个主要方面。事实是王雷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仅仅是成为一位所谓的“人物画家”或“风景画家”,创作这些作品的经历,既是他个人艺术生涯中的高贵记忆,也是帮助艺术家去发现自己、点燃激情的重要过程。

  在这个基础上王雷即着手创作《都市部落》,这是一件尺幅巨大的作品,由11幅独立创作的油画组合而成,按照单个的人物和独幅的风景间隔而对称地摆放在一起,其主题是对城市中生活的民工群体的描述。虽然这种描述与前一个阶段画家的绘画实践有着某种密切关联,从表面上来说是画家从城市人对乡村的观察转移到城市人对城市的观察,然而事实上这显然不是简单的视角平移。王雷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建立一个隶属于自己的艺术视域,而在这个视域中画家也开始明确地提出自己关于当代城市文化的个人观点。在他看来城市被分裂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一个是浮华的城市表象,一个是真实的城市内质。民工,无疑是城市的浮华的建设者,却是城市的真实的下层存在,既无法获得建设者的荣光,也无法分享到发展中的福利。从这个意义上,显然王雷仍然信奉的是艺术对人文精神关怀的传统,并成为这一信条的当代实践者。然而从艺术的创作角度而言,画家显然会因此而遭遇到艺术传统的巨大压力,事实是王雷具有作为年轻艺术家的勇气与坦诚。所谓的勇气,指的是画家并没有因为压力的存在而感到束缚,正如米开朗基罗的名言——“限制导致创造,自由导致死亡”;而所谓的坦诚,则是王雷从2000年至2008年用了近8年的时间“来磨这一剑”,他并不回避且修饰创作中的任何的反复、摇摆以及迟疑,而视整个过程为个人创作的愉悦和幸福感的源泉。

  王雷在创作《都市部落》的同时,陆续地推出了其它的一些作品系列。“帕米尔系列”与“神谕系列”,是两个既相关又独立成章的系列。这两个系列都跳出了对城市的观察,将目光转向了对边疆地区的眺望,只是“帕米尔系列”针对的是地处西北的新疆地区少数民族,而“神谕系列”则是对西南边陲藏区的关照。如果说“都市部落”是作为城市人的画家的某种“内向观”的话,那么“帕米尔系列”、“神谕系列”则是作为城市人的画家的某种“外向观”。诚然,王雷的“内向观”与他作为城市人的身份有着不用言说的天然因缘,那么王雷的“外向观”的出发点又在哪里呢?

  王雷的个人阐述是,“进入21世纪,将城市视为单一类型的认识已经导致了越来越明显的现实弊端,城市的物欲横流也导致了人性的畸变,城市人的幸福感正在降低,压抑和痛苦成为了都市人的通病。而我视自己的艺术为某种‘抚慰剂’,同时我要将这种感受传达出来。”无疑,在王雷看来,生活在边疆的人们具有着某种超离城市的动人特质,他们少有约束,有着与自然生态、宗教信仰和平相处的宽容裕如。然而王雷也绝不是一个自甘边缘的都市逃逸者,更不是一个对边疆的贪婪猎奇者,因此他的创作,并不是对边疆风土人情的摄影机式的如实写照,他的人文情怀通过具体的作品描绘得到了很好的彰显,而丰富的色彩、坚实的造型以及作品与作品之间的有机组合,构成了王雷的另一种不同于城市题材的艺术视域。

  王雷的本次展览,是这位年轻画家近10年心路历程的阶段性总结,在整体的创作线索上展现了画家在“内向观”与“外向观”上的双重视域,这在当下显得如此得特别。它引导着我们超离周遭的纷争、浮躁、郁闷,真心地遥望幸福,而不让你的眼睛再看到人世的伤心。

  (王雷 2008年“遥望幸福”个展序言)

分享到:


今日热点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景泰蓝鉴证中韩友谊,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中华荣耀尊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
纯银大龙版票被韩国前总理郑云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