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收藏 > 行情 >
  • 皇庆元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大元帝国仁宗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铸造。小平钱多见。另有小平,折拾型背上星月版式,存世极少。 古钱也就是古代的铸币,人们最熟悉的形制是圆形方孔的铜铸钱。其实,钱最早是一种农具。《诗经周颂臣工》一诗里曾说:命我众人,唐乃钱铸。宋魏了翁的《古…… 查看全文>>
  • 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山东省高唐县人,中国画家。1923年李苦禅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其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 齐白石评价:李苦禅学吾不似吾。 齐白石题李…… 查看全文>>
  • 中华民国六年袁大头伍圆钱币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正式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币,因币上铸有袁世凯侧身头像,故民间俗称袁大头。所以俗称的袁大头主要指壹圆袁世凯头像银币。民国六年(1917年)2月国内货币膨胀,为平衡国际货币汇率,政府下令铸造五元面值银币。3月14日北京政府宣告:对…… 查看全文>>
  • 苏河清,又名苏乐,苏海问,字石泉,号铭竹,卧松堂斋,1967年生,江苏东台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家级青年书画家,高级艺术讲师、教授。系中国书协、美协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书画师,中国文联书画家联谊会会员。 国家人事部人才科研所中国书画人才艺术…… 查看全文>>
  • 中国是使用金属货币最早的国家。而金属货币中,历代又以铜币为主。所以,中国古代的货币史,实际上就是铜币史。中国在殷周时期以齿贝为货币,后因真贝不够,才用仿制品铜贝代之,商朝墓葬中就曾发现过铜贝。铜贝是向金属货币过渡的形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币制,废除刀、布、贝等币…… 查看全文>>
  • 崇宁通宝是宋徽宗时期比较重要的钱币之一,因此要仿制它是很难的。它从币材、铸造工艺、钱文、版别到合金配比等方面,均达到了巅峰。而此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又首推崇宁通宝,它是宋徽宗皇帝亲笔御书;崇宁钱币以其钱文俊美、铸造精湛而征服世人,使得众多古币爱好者爱不释手。崇宁钱币是历史…… 查看全文>>
  • 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伊始,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清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圆。 十七二十局先后铸造的当十铜圆,各不相同,…… 查看全文>>
  •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 查看全文>>
  • 奇石,奇、异也,有别于一般者为奇一般泛指经过天然形成的,大自然雕琢、洗炼的,石形独特,石质细腻,纹理图案优美,具有一定观赏性以及收藏价值、经济价值极高的石品,都可称为奇石,奇也指石品上的造型及图案奇特。 奇石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观赏石,其自身的自然性,即无人工加工或雕琢,…… 查看全文>>
  • 十二生肖为题材的花钱,是花钱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此种钱币的用途是祝贺人们身体健康成长,一般用于儿童。 十二生肖是我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它是古代华夏民族的纪年法与少数民族纪年法融合的结果。十二生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早已渗透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 十二生肖花钱在清代流传最广,因…… 查看全文>>
  •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钱面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边缘中间分别度支部三汉字,下端为当制钱十文。此钱币为大清铜币度支部造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为蟠龙,上端是光绪(或宣统)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er Coin字样(…… 查看全文>>

今日热点
可佳艺术‖玉粽飘香 云栖端阳——可佳博物馆端午节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可佳艺术‖玉粽飘香 云栖端阳——可佳博物馆端午节主
2025年5月27日翟欣健油画作品展暨新书见面会隆重开幕
2025年5月27日翟欣健油画作品展暨新书见面会隆重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