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山西千年手工艺面临失传 老工匠家族传承四百年

高世俊在制作“琉璃圪嘣”。 韦亮 摄

  2月18日是正月十一。在“中国玻璃文化之乡”山西省交城县覃村的一座院落里,琉璃匠人高世俊正在自己的小作坊里忙碌。乡村里的年味还浓,但高世俊的家中氛围更甚:炉火通红,孩子们围着小作坊满是新奇,看着琉璃溶液渐渐被吹成各种形状,不时报以掌声和欢笑。

  高世俊制作的东西叫“琉璃圪嘣”,因吹动时发出“圪嘣、圪嘣”的声音得名。从明清以来,琉璃圪嘣是汉族地区春节流行的一种特殊音乐玩具,曾随晋商活动在中国各地广为流传。

  据《山西通志》记载,公元424年,定都山西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听说能炼出琉璃,遂下令制作产品。“帝召百官当殿观之,惊曰,神明之作。”这就是“琉璃圪嘣”的起源,距今约1600年历史。此后,唐、明、清等历代均有相关记载。

  据介绍,如今的“琉璃圪嘣”主要原料是废旧玻璃,捣碎后加入铜屑、铁屑等辅料,放在特制的坩埚中,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融化。匠人沾取溶液转接到玻璃吹管上,然后边吹边利用自然下垂形成蛋形空管,将蛋形空管的末稍部吹成球形,并运用半熔半凝技术把圆球吹成葫芦形。

  “制作过程看起来似乎简单,但其中火候的掌握可就是个硬功夫,差之毫里、失之千里。而且吹、转等动作同时进行配合。”高世俊说。

  明清时期,“琉璃圪嘣”曾随着晋商在中国各地广为流传。在北京、山东、甘肃、山西等地的乡间城市,“圪嘣圪嘣”的声音总是在春节伴随着儿童的欢笑声传遍大街小巷。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琉璃圪嘣”作为民众喜闻乐见的音乐玩具,成为中国北方乡土文化中一个代表性的符号。

  如今,这项起源于千年之前的传统工艺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由于工艺独特,“琉璃圪嘣”无法用机器制作,纯手工的工艺局限了它的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因产量少、价格低,不能糊口的琉璃匠人们纷纷转行。春节时分也在再不复那种特殊的声音流传。

  当下,在山西省也只有发源地交城县的高世俊还在继续制作这种传统手工艺品。提及渊源,高世俊介绍,清道光年间高家四兄弟即在覃村创建“四合堂”,而在此前,高家祖上已制作琉璃代代相传数百年。据史料记载,覃村“琉璃圪嘣”的生产历史已有四百余年。

  “39年来,我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每天开炉制作。”高世俊说,作为“四合堂”的传人,他一天也不敢松懈。“在继承先人技术的基础上,我又进行创新,希望有一天这些小玩意儿还能给孩子们带来欢笑。”

  然而,高世俊最发愁的还是传承的问题。由于技术难、效益低,这位老匠人至今还未找到自愿学习的年轻人。权衡之下,他只有找来自己的侄子和儿子,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接下这门老手艺。

  “老匠人们都相继离世。如果我找不到传人,这门手艺就真的失传了。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事情。”高世俊说,“我们可以失去童年记忆,却不能失去这份流传千百年的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

  擦擦汗水,高世俊将做好的“琉璃圪嘣”分给围观的儿童。孩子们欢笑散开。不一会儿,在间或响起的鞭炮声中,“圪嘣圪嘣”的声响开始在村庄弥漫开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