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中华艺术宫:从文化生产向艺术服务综合体转型

上海与巴黎之间——中国现当代艺术展现场 上海与巴黎之间——中国现当代艺术展现场

  施大畏

  城市需要文化,文化大都市的建设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必然选择,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党的十八大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的部署下,2012年10月1日,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原址上改建而成的中华艺术宫,开馆两年来,始终秉持致力于对近现代经典艺术的收藏、展示、研究、教育和交流,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以传播民族和世界优秀文化、文化育人为己任。

  求其是,

  积极构建新时代东方艺术体系

  一直以来,展览被认为是博物馆最直接的“对话方式”,是招展的枝叶。两年以来,中华艺术宫依托上海文化艺术资源之优势,先后通过以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起源与发展脉络为主题的长期陈列展览“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东方之路——中国近现代视觉的构建”“名家艺术陈列馆”“上海与巴黎之间”;以呈现代表中国艺术创作最高水平的“锦绣中华——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以深入对比研究中国表现主义作品与西方表现主义作品,邀请国内外美术馆共同呈现的“同行——2014美术馆联合展”系列;以反映世界近现代经典美术潮流的“来自世界的祝贺——国际美术珍品展”“米勒、库尓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墨西哥当代艺术联展”“法国三十年代美术馆珍藏展”等67个展览,展出优秀经典作品逾1.5万件,逐步建立起中华艺术宫自身系统科学的展览体系。

  招展的花枝必然离不开它收藏的根系,“藏品”作为历史的经历者、未来的创造者,又密切维系着未来发展。中华艺术宫承续着丰富的馆藏,其角色与身份也从早期的“展示”、中期的“研究”进化为当下意义的“文化生产”,平衡藏品保管与利用的关系,充分发挥藏品效益,从藏为所用到文化再生产,成为了我们当下的追求。在新入藏的644件作品之外,通过对原有藏品的全面梳理、编目,完善藏品的高精度数字化图片采集及基础著录信息等为抓手,着手建立以藏品数据中心、艺术影像档案中心、艺术品保护研发交流中心为支撑的藏品管理体系。随着这一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高藏品资源的社会使用率、扩大民众惠及面等无疑将成为推进社会文化资源整合、鼓励社会公众参与藏品捐赠的助推剂。

  学术研究是藏品转化为展览的“光合作用”,中华艺术宫秉持“社会管理、互惠多赢”的学术研究方针,通过以馆内学术人员为主体,积极吸引社会学术机构的资源,以忠实于原作、忠实于观众为指导,逐步建立其柔性化、项目制、社会化的策展人机制。这一学术社会化、研究活力化及社会资源项目的糅合,为中华艺术宫的学术工作带来了坚实的支撑和强大的动能。开馆至今,除展览外,出版学术著作30余种,举办各类学术活动70余场,使中华艺术宫成为近现代中国艺术研究中心之一和学术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使学术研究的硕果真正为社会共创、社会共享。

  致公知,

  积极打造艺术服务综合体

  时至今日,一座综合性艺术博物馆的社会使命使得其角色和身份已经远远超出了美术馆固有的文化界面。作为非营利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中华艺术宫秉持“艺术服务人民”的立馆宗旨,始终把观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坚持公益性的基本价值取向,集各方之力,促进从“文化生产”到“艺术服务综合体”转型。从“儿童美术馆”到“艺术教育长廊”,从“课程化教育”到“文教结合”工作以及文化志愿者的常驻化、专业化,通过创新活动内容,扩大活动规模,向国内外各阶层奉献了内容新颖、形式多样、雅俗共赏的教育服务活动327场,构筑起由常态讲座、特色活动和专业文化志愿者服务组成的博物馆基础美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此外,在信息化和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华艺术宫勇于打破传统参观方式,进一步针对群众需求进行全新改善。通过发达通讯和丰富馆藏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在线浏览的互动,全天候、全覆盖地为观众再现艺术精品,在虚拟参观的维度空间里真正构建起一所“无墙的美术馆”。与此同时,通过参照国际艺术博物馆功能而设置的国内首个专题剧场,以1275场艺术电影、22场艺术音乐会为依托,通过美术、音乐、表演的跨界结合体验,全新演绎和诠释了艺术博物馆、艺术史、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故事,让观众在这所全民艺术学校里体验艺术带来的愉悦。

  践行之,

  积极营造知性人文的艺术氛围

  对于一个非营利性的综合艺术博物馆来说,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始终是其运营工作中的艰巨挑战。两年来,中华艺术宫在“把博物馆带回家”的运营理念下,以衍生品开发和配套商业服务获取的经济效益填补自身事业发展经费上的不足。通过以馆藏艺术品为基础,自身文化定位为精神内涵的配套商业服务体系,自主新开发衍生品37类102余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以社会效益为重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民,不遗余力地加强公共服务建设。通过自主创新具有文博特色的“中华艺术宫艺术服务企业标准”,提供更加贴心舒适的观展体验,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围绕着“三年内建成亚洲一流美术馆”的发展目标,在树立“以人为本、以观众需求为首”现代理念,不断创新现代文化服务内容的同时,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始终贯穿在中华艺术宫建设中。经过两年来的砥砺,以“理事会决策、学术委员会审核、基金会支持”的三位一体的模式已然在中华艺术宫的运行管理中践行。通过由国内外著名艺术评论家、美术史专家、重要美术专业媒体代表和收藏家等组成的学术委员会,给予展览、收藏和学术活动更为客观和公正的标准。而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为主管单位发起筹措的基金会将具备前所未有的丰厚社会资本,为丰富馆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是一片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热土,是一座国际展示与互动的舞台。中华艺术宫浓缩与记载着上海这座城市在时空维度上的凝固之美,又见证与实践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创造之美,风雨砥砺仿佛跳跃的音符,预示着辉煌必将来临。中华艺术宫所呈现的是历史与当下文化存在的精华,是一条反映中华文化与时代同行并不断积累和延伸的现代强国之梦,这一绚烂梦想的早日实现将继续激励我们在追求文化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勇敢前进。

  (本文为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写于中华艺术宫开馆两周年之际。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