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最早乐舞遗存惊现湖北

一号车坑 一号车坑 钟架底座 钟架底座 出土的乐器“瑟” 出土的乐器“瑟”

  1月5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在枣阳市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发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群,其中一号墓为早期曾侯墓。出土瑟和编钟架等大型乐舞遗存,距今2700多年,为目前所知最早。

  主墓室发现残戈

  墓主人或为曾侯乙祖辈

  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二组,南邻汉江支流滚河,由北向南绵延,总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总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

  为了抢救性保护郭家庙墓地文物的安全,湖北省多家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从去年10月份开始,共同对曹门湾墓区被盗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至今,发掘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车坑一座、马坑两座,共出土青铜器400余件(套)、玉器近百件、陶器50余件、漆木器30余件等。

  “一号大墓为春秋早期墓地,距今约2700至2800年,推测为一处国君级墓地。”本次考古发掘总领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说,一号大墓为斜坡单墓道的岩坑墓,东西向,墓道长11米,宽7.8米;墓室长11.3米,宽8.5米,深8米。墓道、墓室长宽基本相等,其形制在春秋时期墓葬中较为特别。该墓葬在历史上被盗,近年也有盗扰,但椁室的木头保存较好,长约6米,宽约5.6米。棺木保存也较好,上面的彩绘图案及丝织品仍可见,初步判断可能是多重棺。大件铜礼器虽被盗,但仍出土大量的兵器、车马器、玉器以及漆木器。

  一号墓旁边的陪葬墓—一号车坑与一号马坑,位于一号墓的西部,二者东西向并列。一号车坑长32.7米,宽4米,葬车28辆(其中实体车25辆,以车毂、车轴代表意义的车辆3辆)。与楚国常见的横列车阵不同,这个车坑中车的排列方向是东西纵列式,东面的车保存较好,有彩绘图案,出土的铜质车器较多。一号马坑长9米、宽8米、深2米,葬马49匹,专家分析,可能还有3匹被盗挖破坏。方勤说:“这些马匹是被杀死后乱葬在坑中的,马头骨多见两个一组的现象,以此推测车坑中的马车多为两匹马拉的。”

  一号车坑与一号马坑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在坑底发现了柱洞,说明当时在建车坑时搭有临时车棚,可说是发现的最早的车库;二是在马坑左侧有一座小型墓葬,从分布位置推测,可能是管理车马人的墓。“这是迄今发现的春秋时期曾国规格最大的车马坑。”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文新说,车马坑的规模,显示出当时曾国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这对研究曾国马车的结构以及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方勤称,通过比对曾侯乙等其他国君墓葬推测,一号墓应是目前所见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国的国君级别墓地。

  此外,考古人员在主墓墓室的泥里发现一把残戈。根据这把戈,考古队初步推测,墓主人可能就是此前出土青铜戈铭文中的曾侯絴伯。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音乐考古专家张翔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郭家庙附近农民犁地时犁出一把春秋早期的戈,其上铭文有“曾侯絴伯”字样。此次新出土的这个戈,其残存的三角锋、直缘特征是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常见制式,与有“曾侯絴伯”铭文戈模样相同。

  据介绍,一号墓墓主人疑似为曾侯絴伯,是出土曾侯乙的编钟的墓主人曾侯乙的祖辈。目前已知的曾侯有10来位,年代最早的为曾侯谏,最晚的为曾侯丙。

  最早编钟架—彩漆木雕结构复杂

  考古队员在一号墓发现编钟钟架和两根钟梁,可知该钟架结构复杂,应为三层。根据周朝礼制中对编钟的规定,“王宫(博客,微博)悬,诸侯轩悬”,可进一步印证墓主人为曾侯或相当于曾侯的显赫身份。

  “一号墓中首次发现历史上最早的编钟木架。”方勤说,在该墓室内的北部分布着彩漆木雕大型编钟架和编磬架。这批钟、磬架包括长、短不等的梁,以及立柱和底座。其中钟梁最长者约四米五,两端圆雕龙首,通体彩饰变形龙凤纹。底座大小两对四件,均腐蚀严重,其中较大者为圆雕凤首,局部彩绘垂鳞纹,形象生动饱满。

  在该墓室的西北角发现石质编磬,均腐蚀严重。大型编钟不存,室内仅发现青铜铃钟两件。铃钟通体饰变形凤纹,内腔含有铃舌。另发现疑似弦乐器的漆木残件若干。

  “这意味着发现了一处大型乐舞遗存,年代属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为目前所知最早。”张翔说,乐舞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编钟和编磬则是表演乐舞的乐器。从周代开始,乐舞表演成为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是贵族身份的重要表征。

  随州叶家山111号墓出土的西周早期5件套的编钟,是迄今最早的大型成套编钟,是礼乐制度滥觞期的代表。著名的随州擂鼓墩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包括曾侯乙编钟在内的乐器群及其他音乐文物,则是周代礼乐制度极盛的标志。

  此次在枣阳郭家庙曹门湾一号墓发现的春秋早期大型乐舞遗存,填补了从西周晚期到战国早期大型乐舞发展史的空白,进一步证明曾国是周代礼乐文明的正统代表。

  最早弦乐器—“瑟”

  瑟,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考古队员在郭家庙墓地发现一块木器,一侧有可以固定弦的芮,综合其他构件,确定它是早期罕见的瑟。出土时,瑟的弦已经不见踪影,木头也腐烂成多块,只有一个轮廓。张翔介绍,瑟是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此前,宜昌当阳赵岗4号墓也曾出土过瑟,是当时发现史上最早的,但此次出土的瑟比它还要早百余年,比曾侯乙墓中的瑟早数百年,可以说是目前出土的我国最早的瑟。弦乐器的制造、调试都很困难,说明当时曾国的音乐水准很高。

  最早膜鸣乐器—建鼓

  建鼓是我国出现最早的鼓种之一,我国今日流传的许多大鼓,都起源于建鼓,敲击时音量洪大,传播甚远,建鼓鼓身中间垂直贯穿一根木柱,将鼓立起。张翔介绍,考古队员在一号墓发现多个建鼓残片及穿孔,另发现一根长约3.36米的立柱,其尺寸较大,可知鼓身庞大,且该漆木立柱保存非常完好,十分难得。

  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大批著名乐器,其中有一面建鼓,是当时所知我国年代最早的建鼓实物,年代为战国早期。而此次出土的建鼓,比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要早数百年。

  “小国”变大 考古发掘改写曾国历史

  本次考古发掘则进一步证实,曾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实是春秋早期的大国。方勤介绍,学界以前认为,曾国只是楚国的附属国,但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推进,这一看法正在被改变。

  “此外,学界此前一直认为曾国军力较弱,但在本次考古发掘中出现的大型车马坑及大量兵器,改变了这一看法。”方勤称,综合此前考古发现可知,曾国至少在春秋早期是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才被楚国所灭。

  本次考古发掘,让曾国势力范围也进一步明确。方勤称,从枣阳到随州狭窄且无山系阻挡,历史上被称作“随枣走廊”,可谓是周王朝控制南方的军事要冲之地。曾国的势力范围曾在这一带,只是不同时期的重心有所转移,春秋早期应在枣阳,后来转移至随州。

  “每次相关的重大考古发掘,都会对曾国历史进行改写或完善。”方勤说,曾国在传世文献中鲜有记载,其历史是伴随着每次考古发掘被证实的。

  新报记者 刘超群

  来源:每日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