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有关乾陵千年石刻遭“洗澡”、被“美白”的报道,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据了解,被“洗澡”的石刻有20余尊,与周围未洗过的石刻相比,一白一黑,差别明显。不少网友对石刻被“美白”表示不解,对此,有文物专家回应,所谓“美白”实际只是去掉了石刻上面的地衣、藻类和微生物菌群,是对石刻的一种有效保护。
20余尊石刻被“美白”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距今已有1300多年,而且乾陵也是唐十八陵中惟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去过乾陵的人都知道,在长长的神道两侧有著名的唐代翁仲石刻。翁仲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姓阮,名翁仲。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
不过,近期去乾陵参观的游客却发现,有几尊翁仲人像和其他石刻有明显的黑白之分。有媒体记者统计,神道东边明显发白的翁仲有3座,西边有4座,加上一尊石狮子及部分“六十一番臣”像,被“洗澡”的石刻达20余尊。
石刻“美白”让不少游客感到好奇和不解,“没有历史的感觉,像是被水泥刷过,”从北京来的游客董先生说:“给我的感觉就是这身体可能是后面做出来的吧。”
乾陵千年石刻遭“洗澡”、被“美白”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烈讨论。有网友认为,把千年石刻弄得黑白反差如此强烈,这种保护方式违背了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破坏了文物的历史沧桑感,让人实在看不懂。
而有专家则质疑,清洗石刻洗掉的是历史文化的“包浆”,这是文物经过千百年沧桑历史的演变,在表面形成的氧化层,也是文物的保护层,不能轻易改变它。
“美白”系保护工程
“乾陵石刻文物部分试行除苔等是中日唐陵石刻保护项目,经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批准,日本出资并实施的露天石刻保护试点。”针对网上关于乾陵石刻被“美白”的争论,乾陵博物馆官方微博表示该项目“再过千年,到底好坏,看疗效。”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于2004年与日本进行合作,对乾陵石刻进行“美白”。该项目于2009年正式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我们总共对乾陵4件石刻实施了科技保护,清洗了一个石狮子、两个翁仲,加固了一尊宾王像,经过对石刻表层风化因素的处理,从这几年的情况看,石狮子、翁仲、宾王像整体是安全的,特别是表层材质的风化得到了一定控制。”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马涛说,乾陵石刻一直处于露天保存中,历经1300余年的风雨侵蚀,石刻产生了大量的裂缝、裂隙,表面滋生了大量的苔藓、地衣、藻类菌群、霉菌等微生物菌群,这些生物菌群在文物裂隙及表面繁衍生长,导致文物表面变色及表层风化现象,对石刻本体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保护乾陵石刻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乾陵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对乾陵石刻进行了细致勘察,并制定了《乾陵石刻保护实施方案》,在报请陕西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同意后,开始对乾陵石刻进行科技保护。“运用最先进的手段,如激光透视、超声波探测,像医生看病一样一点一滴探查石刻的表面病害和内部裂隙,最后清除残渣、病害、积水和过去不科学的粘接加固。对六十一蕃臣像进行了扶正、加固,并配置了过去残缺的石座、石人腿。”马涛说。
文物审美理念需改变
针对包浆的质疑,马涛则回应说:“乾陵石刻表面微生物的清除,不是在石刻本体上做的清洗实验,去掉的是石刻本体的病害,并不是文物表面的包浆,也不是文物表面的氧化层,而是生长繁殖、密集覆盖在石刻上有害的地衣。”据马涛介绍,地衣能够直接生长在裸露的岩石上,包括石刻文物上。其生命活动中分泌的各种地衣酸将导致岩石风化,破坏石刻文物质地,对文物的完整保存构成威胁。微生物使得石刻表面不再是昔日的浑圆光滑,而是坑坑洼洼。清洗时是用80摄氏度的热蒸汽和软毛刷进行处理的,这对文物不会有任何损害。
而针对游客们所说的经过处理后的石刻没有了文物历史沧桑感的看法,马涛有不同的观点:“大家觉得跟原来的风貌可能有些变化,我觉得这可能是大家审美的一种差异。作为社会公众,可能也要慢慢理解这种以安全稳妥为主,最小干预前提下采取保护措施的理念和要求。这样的话,我们的文物看起来不仅更古老而且更安全、更健康。”
马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是在大量风化机理研究、保护方法论证的基础上,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本次保护工作的,而且效果也比较理想。当然,作为一种新的、国际视野下的文物保护理念,与我国传统对文物古迹的审美情趣还有一定差异。”马涛透露,之所以只做了石狮和翁仲3件石刻的清洗处理,也正是考虑到了大众审美的要求,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关心文物保护修复的理念、保护修复的标准,给文物保护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共同促进文物保护工作水平的提高。(李佳)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