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程文雯)11月26日,记者从全省部分高等院校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及业务培训会上获悉,我省已有11所高等院校申报了文物,申报数量超过99万件(套),占到全省申报文物总数的一半以上。
11所高校中,四川大学申报数量最大,超过90万件,涉及石刻、书画、陶瓷、青铜器、古籍、动植物标本等多个种类;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申报的文物数量也都在1万件以上;此外,西华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等高校都有文物申报。目前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已上线运行,这些文物的数据录入及文物认定工作正逐步推进。
这次申报的文物中,出现了不少珍品。仅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书画文物就有3000多件。其中《元·王蒙、黄公望合作纸本设色山水图轴》,据四川大学博物馆介绍,为目前传世所见王蒙、黄公望合写的惟一佳作。二人皆是元代书画名家,与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此山水图轴画心尺寸长102厘米,宽39厘米,既有王蒙“渴墨繁密”特色,又得黄公望“平淡天真”风骨,民国初年为张大千先生收藏,后几经辗转,20世纪30年代由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
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则以古籍见长。馆内现有民国以前的古籍5000多件,1949年以前出版的图书原本近6万件。《西域地理图说》《黄河历代迁涉图》《顺治鱼鳞册》3本为清代古籍。其中《西域地理图说》详细记载了古称西域地区的地方管理体系、驻军情况及风土人情;《黄河历代迁涉图》则以地图形式记录了自汉代以来黄河水道变化;《顺治鱼鳞册》相当于清顺治年间的户口登记册,记载了部分地区的人口、土地信息。3本古书对研究我国历史上的地理变化、人口变迁以及装订技术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