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仲敏 来源: 中国江苏网
9月底,南京男子郭某先后两次私自拓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朝石刻,对石刻造成了污损。10月22日,郭某被行政拘留7日,并处500元罚款。昨天,南京市文广新局就此事特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如何进一步保护南京的南朝石刻做了说明。而记者也采访了相关专家。对此事背后的文化现象做了解析。
事件回放
文物保护志愿者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此次事情的经过,昨天,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吴靖处长特地做了一个说明:“发现郭某偷偷拓印的,是南京市文广新局指导成立的南京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吴靖说。当天,南京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第二分队、第三分队在集体巡查不可移动文物过程中,发现一中年男子在偷偷拓印萧憺墓碑亭中的神道碑。志愿者们当场制止了其非法拓印活动,并拍摄下其正面像。闻讯赶来的栖霞区文化旅游局文物科工作人员没收了拓印工具。“这也是我们文物保护志愿者组织成立后,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吴靖说。另外记者了解到,栖霞区还将聘请居住在文物附近的群众参与到文物巡查工作中。
为何严惩?
野蛮拓片,对文物造成伤害,且违反文物法
被行政拘留7日,并处500元罚款。这是全国首例因为非法拓印全国重点文物单位,而处行政拘留的案件。为何处罚得比较重?昨天,吴靖表示,一方面是因为拓印人被发现后还不悔改,并且事件影响也很大,处理得不妥会引起负面效应;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被非法拓印的石刻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专家评估意见认为:拓印过程中的外应力对文物本体造成了影响,拓印过程中墨汁四处散落,对文物本体造成了污染,其后续清洗过程也对文物本体造成了一定损伤。所以得重罚!
吴靖告诉记者,文物法规定,在对馆藏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制、拓印时,不得损害文物,并且,要向文物部门提交申请。
有需要时该如何拓片?
拓片有很多讲究,要自然风干,要用塑料薄膜保护
栖霞区文化局文物科科长郭勇告诉记者,当初为了给“国宝级”南朝石刻留存资料,就是提交方案经过国家文物总局审批之后,由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派专家,进行专业的拓片,“要在石刻上先包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墨汁就不会直接透过纸张去侵蚀石刻。”
而吴靖还告诉记者,由于近些年来受酸雨等影响,南朝石刻的现状堪忧,“本体脆弱,就更不能经受拓印的伤害。我们正在考虑用什么方法更好地保护,甚至考虑用一种昂贵的德国进口产品去代替以前的环氧树脂。”
另外,记者还从另一位文博专家处得知,为了更好地保护石刻,其实拓片时有很多讲究,“比方说要自然风干,而不能用电吹风人为吹干。”
拓片价值有多高?
一级文物的拓片,就是二级文物,曾有博物馆公开叫卖
在昨天的会议上,据市文化综合执法总队副总队长蔡健介绍,“据栖霞区公安局的调查,这个郭某虽然以前也有过其他方面的刑事前科,但此次拓印,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书法的爱好。虽然也不排除他可能会拿出来卖钱,但至少目前还没调查出相关信息。
昨天,记者采访了一位文博专家,这位专家告诉记者,“理论上,一级文物的拓片就是二级文物,所以会被一些人利用去卖钱。”
其实就在去年,还曾有网友质疑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场拓碑,售卖拓片,并标价500元到800元不等。在2010年,南阳汉画馆的镇馆之宝,属国家一级文物、独一无二带墓志铭的汉画像石,也曾被拓片叫卖高价9800元,一时引起舆论哗然,并被指责“靠文物吃文物”。
书法爱好者想研究怎么办?
栖霞区有望会利用照片出碑帖
不过,昨天接受记者采访的文博专家也向记者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如果真有书法爱好者,想拥有碑帖收藏、做研究怎么办?这位专家表示:“其实,有一些石刻的产生,就是为了保存和流传文化。比如汉朝的熹平石经,就是将儒学经典《周易》、《尚书》、《论语》等刻石建于太学。因为当时只能手抄嘛,手抄的肯定有错误,所以就做个标本在那里,供需要的人去对照校对自己的抄本。还有欧阳修以前就喜欢揣着个墨汁,看到书法特别好的石碑,会上去拓一拓。当然,搁现在,那就是违法啦!”
不过,这位文博专家还表示,如今科技这么发达,自然不用每个人都去拓一拓,本身这也的确是违法行为,“不过,我个人是觉得,有些特别好的石刻,可以考虑出个碑帖影印本嘛。”
为此,记者昨天也采访了栖霞区文化局。郭勇科长向记者透露说:“其实我们真的有在计划。此前的拓片早已被博物馆馆藏,再次拓片不现实,所以我们打算利用拍照,因为拍照对文物影响比较小嘛。我们想利用高清晰度的照片,来出一些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