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文化发展中心主办,专门针对美术学子作品进行展示、交易的首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大艺博”)日前成功落下帷幕。
首届北京“大艺博”吸引了6万余名观众参观,入选的800件作品在撤展前几乎被销售一空,许多作品不仅拍出数万元高价,而且还吸引了专业艺术投资、收藏机构打包预订,引起了首都艺术教育界和投资界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艺术家功力如何
据了解,首届北京“大艺博”共收到作品2万余件,90%以上出自刚毕业或在校的艺术专业大学生之手。
记者在北京“大艺博”展区之一,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悦·美术馆看到,主题为“央与川”的展览吸引了众多业内外观众。“央与川”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携手打造。悦·美术馆馆长王飞跃表示,这样的“同台斗艺”十分难得,观众们在这场美学艺术较量、对比中获得了艺术享受。
据介绍,首届北京“大艺博”参展的艺术家几乎都是80后、90后,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装置等13个艺术类别,价格从800元起,均价在8000元以下。
令活动主办方感到意外而兴奋的是,开展之前已经有三家艺术机构慕名找上门,委托活动组委会帮助遴选一批优秀学生作品,订单总额高达300万元。
北京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认为,2014北京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是一次才华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更是一场视觉与美感的盛宴。将优秀者集中起来,展示、销售,让收藏者直接挑选,是对青年艺术家作品的最好认可。
艺术教育的新难题
北京市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秦昌桂坦言,长期以来,高等美术教育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广大艺术机构难以判断刚出校门的美术学子的造诣和水平到底怎样。
“搞艺术需要坚守,这是我们一进校门就明白的道理,但青年艺术家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80后董轩嘉颇有感触地说,美术学子从大学毕业到基本形成自己的风格,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期间,既要获得实践机会,又要取得经济收益,还要让业界认可和了解,迫切需要一个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表示,当代艺术的发展形态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为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同时,艺术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全社会特别是业界必须高度重视艺术产品与年轻艺术家作品投入社会以后的状况。
“大艺博”的举办,让许多美术学子乃至专业人士眼前一亮:开展仅仅半天,四分之一的作品就被订购。现场,许多评委、嘉宾也加入到“抢订”的行列,大学生在同艺术机构、投资人、收藏者和业内专家的“零距离”接触中,产生了自信,明确了方向。
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北京“大艺博”给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艺术家一个与社会接壤的平台,关注学生作品在艺术市场的发展前景,将会对艺术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让艺术作品直面市场
在北京,798艺术区是业界公认艺术展示最权威、艺术交易最活跃的艺术机构集群之一。在798艺术区举办一次画展,是许多艺术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首届北京“大艺博”举办的消息,曾在798艺术区引起不小的震动,包括桥艺术中心、元典美术馆、798艺术中心在内的14个展馆负责人均表示愿意拿出最好的场地参与其中。
在寸土寸金的798艺术区,一场专为美术学子举办的展览,竟开辟了一万余平方米的面积。展区面积、展品数量、参与人数,在整个艺术品交易展示市场也并不多见。
面向在校大学生和刚毕业的青年艺术家直接征集作品,让作者、作品直面市场,直接获得收益,是首届北京“大艺博”与其他博览会的最大区别。
为便于藏家认识和购买,此次展览全部艺术品都明码标价。与某些毕业展上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离谱价位不同,“大艺博”制定的画价十分务实。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幅长19米、宽2米左右,画风颇为精致的新工笔画,价格仅2万余元。另一些尺幅不小的油画三联画,卖价也在3万元以下,而小尺幅的水墨画或者版画,价格在几千到万余不等。这些作品几乎瞬间就被订购一空,一下子让业界看到了美术学子的巨大潜力。
秦昌桂表示,北京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今后不仅要每年一届的办下去,主办方还将筹划建设“大学生艺术品仓库”项目,利用政府优惠政策和社会资源,帮助更多美术学子找到自信、明确方向、获得收益。(记者 董城 )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