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北京4000米长城进入大修:现带字瓦当文物

  今年,延庆县域内的长城进入大修期,修缮段包括九眼楼段、石峡关段、残长城段等共6段4000米。其中,九眼楼段属于石边长城,这是延庆首次启动对石边长城的修复,将为今后长城保护积累经验。同时,在修缮过程中还发现了多处文物。

  长城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分为土边、石边和砖石长城三种。九眼楼段长城位于延庆县四海镇石窑村,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经过战乱和自然、人为的破坏,如今边墙已全部坍塌。在对500余米长的墙体进行清理的过程中,没有发现灰浆、城砖以及条石的痕迹,全部为不规则的石块堆积而成,确定其属于石边长城。

  九眼楼段因其敌楼外墙四周各有九个瞭望孔,俗称九眼楼。因为与众不同的外观和重要的军事地位,九眼楼曾被古今无数学者诗人所颂扬,近年来在驴友中的影响力也持续攀升。今年5月,延庆县启动了对九眼楼段长城的修缮保护工作。

  包括九眼楼段在内,延庆县内石峡关段、残长城段等共5段长城也开始大修,总长度达4000米。在修缮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多处工地发现铁雷、残碑等文物。

  位于八达岭镇内的长城修缮现场出土文物最多。其中,在对位于石峡村附近的长城80—84号敌楼段进行遗址清理时,在墙体上发现一座敌楼遗存,经文物部门现场确认,该遗存符合明代长城敌楼的建筑结构特点,应该是一座残存的敌楼,由于年久失修或是其他原因,坍塌后被荒草和杂物掩埋。

  在这段长城的清理中还发现了带字的瓦当,文字为“重崇修”;另发现有文字为“年祯七”,意思应该是崇祯七年重修。据现有的史料记载,明代延庆有确切文字记载的长城修筑从景泰初年开始,一直延续到天启初年,断断续续近200年。但从新出土的建筑构件所记载的信息来看,这段史料的记载是不准确的,说明延庆境内的明长城修缮至少持续到了明崇祯年间。这种明确刻有年号的建筑构件在延庆县境内长城中尚属首次发现,这些新发现为延庆县明代长城的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物资料。(记者 于丽爽 通讯员 时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