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中国文化交流最多的是唐代,因此日式家具经过了长期发展,依然对四面平造型青睐有加。从中国文化中吸取养分,继而分化、发展的“倭几”制作,在今天看来,这些新鲜的样式,不但保存了四面平家具素雅高洁的独特韵味,并且利用别具趣味的足端设计,以及精致的线脚处理,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尝试。
“倭几”这个词,流行于明代,是指产于日本的一些小型日用台座类家具,多为四面平造型。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记载:“若书案头所置小几,惟倭制佳绝。其式一板为面,长二尺,阔一尺二寸,高三寸余……斋中用以陈香炉、匙瓶、香盒,或放一二卷册,或置清雅玩具,妙甚。”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中也提到:“台几,倭人所制,种类大小不一,俱极古雅精丽……价俱甚贵。”可见,倭几在明代书房等室内环境的陈设中,品级很高,并作为文人个性与品味的物性表达,成为价格很高的泊来品,受到广泛的欢迎。
沿袭唐宋遗韵的“倭几”
事实上,日式家具受中国古代家具的影响,在造型体系上,与中式家具一脉同源。日本人的传统室内生活沿袭唐宋古,习惯席地而坐,室内崇尚简单洁净,一切家具、用物随需而设,置放灵活。因此,配合这种生活习惯而制作的日式家具,除了壁柜、屏风和陈设和服的衣架外,其大多数家具都形制小巧、制作精工,如桌案、坐垫、凭几、小箱盒等。这些家具都沿袭优雅的唐宋遗韵,与中国传统家具在宋代以后就走向高坐体系相比,更加重视对四面平家具的传承和创新。
四面平家具为何默默无闻
四面平家具在当今的家具研究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王世襄先生认为,明式家具造型体系分为“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而“四面平”只是“有束腰”造型体系的一个旁支。
“有束腰”造型的起源有两个,即魏晋六朝至唐宋时流行的“壶门床(箱式榻)”和佛教建筑构件“须弥座”。若是单独从箱式家具造型的角度来审视,我们可以发现,壶门床实际上是最早的四面平家具。因此,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四面平造型的出现显然要早于有束腰造型,在后者真正确立之前,四面平家具已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和流行的时期,例如从下部似箱,演变到四足独立。笔者曾通过对存世的大量明代插图版画加以统计,发现四面平式桌案在明代版画插图中出现的比例达到一半,远远超过另两种造型的桌案,但是对照传世实物数量以及当今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四面平家具确实是默默无闻。
四面平式通常用笔直轮廓的方材构造框架,常见做法有两种。一种是腿足与边抹相接合,不装牙条,这种形制传世实物尤其少见,它的腿部一般必须安装横枨或管脚枨加固;第二种是腿足以粽角榫和牙条相接合,上部再通过边抹上的榫眼扣合攒框做的面板,这种形制传世实物比较多见,除了使用横枨、霸王枨来加固结构,有的并不安装枨子,尽量造成腿部中空的效果。
综合以上两种形制,可以看出,四面平家具是从类似箱式榻下部整体的方框结构而演变到下部空敞。设计者抛弃了对稳固性的执著,追求一种简洁空灵的审美境界,让家具下部尽可能地留出空间,使人的身体活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解放。然而,这种做法,必然在牢固耐久性上存在欠缺,从而造成大量明代四面平家具制品难以保留传世,即使有少量传世实物,其保存状况也往往较差。同时,在艺术处理方面,四面平家具直立到地的腿部样式缺少变化,远不如有束腰式尤其是高束腰式家具那样拥有大量可供雕饰的舞台,因此,入清之后,渐渐放弃了对四面平造型的开发探索,更是在情理之中了。
重拾四面平式家具
日本与中国文化交流最多的是唐代,因此日式家具经过了长期发展,依然对四面平造型青睐有加。从中国文化中吸取养分,继而分化、发展的“倭几”制作,在今天看来,这些新鲜的样式,不但保存了四面平家具素雅高洁的独特韵味,并且利用别具趣味的足端设计,以及精致的线脚处理,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尝试。重拾四面平这一中式家具的经典样式,将之推进演化,在笔者看来,至少有如下思路可供参考:
传统四面平家具的外轮廓,往往是平直的,横枨或管脚枨结构可以为家具面板以下的部位带来产生变化的拓展空间,例如曲线、三弯式的腿足,材料的圆方或粗细过渡转换,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线脚设计,都是可能的发展方向。
传统漆艺与四面平家具的结合。四面平家具腿足与面板边抹及牙条交圈,这一特征在无束腰、有束腰家具上都是没有的,这种平滑的外轮廓,造就了四面平家具独特的优雅体式。而大漆装饰不但能为家具添加丰富的色彩装饰效果,而且能将构件接合的痕迹进一步隐藏起来,产生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作为四面平造型的源头,低坐家具中的壶门式家具(箱式家具),依然有它的艺术价值,应该被纳入现代四面平家具设计的参照范围。当代中式家具产业的设计参考背景,往往仅上溯于明清家具,如能对中国家具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视野,将各种可资开发的传统元素综合起来,或可摆脱定式束缚,产生新的创作灵感。
对我们今天的中式家具设计来说,创新与复古,是个永恒的话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简单分析,提请有识之士认真思考四面平家具的工艺、艺术与文化,并对它的设计前景产生一定的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