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 > 行情 > 正文
天然碧玺竟是染色水晶:抽查近二成材质不合格

  苏报记者肖辛

  珠宝饰品一直是时尚男女搭配服饰的不二选择,作为近年兴起的一个珠宝品种,色彩亮丽缤纷的碧玺吸引了不少女性佩戴收藏。但是千万要当心,花大价钱入手的所谓“天然碧玺”,有可能是用石英岩和廉价水晶“美容”冒充的!

  近日,省质监部门对江苏境内生产、销售的碧玺产品开展了抽查。总共32个批次标识为“碧玺”的产品接受鉴定,有近二成材质不合格,存在以假充真、掺杂掺假等问题。

  案例

  美艳碧玺竟为水晶冒充所谓“天然”实为填充处理

  三年前,市民苏小姐在小姐妹的带动下喜爱上了色彩艳丽的碧玺饰品。一串碧玺珠链佩戴了一阵子后,苏小姐便准备给珠链“升升级”,她花了高于原本整串链子的价格,在网上选购了数颗糖果色碧玺散珠,将原本链子上的部分暗珠替换掉,让改造后的手链看起来更明艳、高级。

  然而在一次苏州质监部门组织的服务进社区活动中,苏小姐的这根手链却被市黄金珠宝检测中心的检测人员看出了问题:其中多数艳丽通透的所谓“纯天然碧玺珠”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填充处理,价值并不高,其中还有两颗根本不是碧玺,而是其他水晶冒充的,这让苏小姐一下傻了眼。

  抽查

  “问题碧玺”多为以假充真 电商抽检合格率不足八成

  据了解,此次质监部门组织的专项抽查中,抽取的样品分别来自生产企业、实体店和电商平台。材质鉴定合格的样品共有26个批次,合格率为81.3%。其中,来自生产企业的5个批次样品全部合格;来自实体店的5个批次中有4个批次合格,合格率80.0%;来自电商平台的22个批次中有17个批次合格,合格率为77.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以假充真,把较低档次的宝石人工处理,来冒充天然碧玺产品;用染色的低劣石英岩冒充巴西进口天然碧玺;以及用水晶经淬火染色后冒充天然碧玺等。另一方面是掺杂掺假,在碧玺珠链中夹杂如石榴石、水晶等。此外,一些产品虽不存在以上问题,但是用材很差。部分产品用碧玺下脚料制成,透明度差、裂纹多、杂质多。这些产品网上销售时使用的往往是经过PS处理等手段,材质被美化、缺陷被掩盖,实际到手的产品与宣传中的美艳饰品完全是两回事。

  警示

  旅游景点珠宝悠着点买

  图便宜想捡漏更易上当

  质监部门提醒,市民在选购时,还是应该选择持久、主流的销售渠道,别轻易从旅游景点、网店选购碧玺产品。决定购买前,应先查证销售单位营业执照,注意产品材质相关说明。同时应索要销售发票,注明产品明细及提供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应该认准正规、权威机构所出的鉴定证书,并注意相关描述,可以通过拨打鉴定机构服务热线或登录其官方网站进行相应的查询。

  如何识别染色仿品?质监部门也提供了一些简单基本的识别方法。比如,可以透光观察,染色处理的仿品颜色分布于矿物颗粒间隙中或裂隙中,而天然碧玺的颜色则是矿物晶体本色。但是产品到底是否经过处理,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准确判断,这时还是求助于专业检测机构最靠谱。

  在产品品质评价方面,碧玺珠链可以从粒径、颜色、透明度、净度及工艺五个方面来看,一般来说,粒径越大、红色或紫红色等越多越艳、透明度越高、杂质或裂纹越少、粒圆孔正的就越优质。

  与此同时,质监部门提醒消费者,把消费心态放正也非常重要。要搞清收藏和单纯装饰的不同之处,明白什么样的价格能买什么档次的东西,才能做到理性消费。一心图便宜,认为自己能捡漏,总想着用不可能成交的低价买到优质珠宝的人群,恰恰最容易上当受骗。

  相关链接

  购买珠宝首饰

  留神这些猫腻

  ●绿色玻璃制品标成“马玉”;玻璃饰品冒充“水晶”等出售

  ●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经人工处理,通过染色等手段使宝玉石变得漂亮,却未说明

  ●合成立方氧化锆标成“南非钻”、“锆钻”等●人工合成宝石标成天然宝石出售

  ●钻石饰品没有分级证书,低质货卖高价,20分以上没有分级,一般级别肯定低

  ●大理石、石英岩类制品标成“阿富汗玉”、“新疆羊脂白玉”销售

  (肖辛)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