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第六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99艺术网董事长兼CEO杨凯介绍称,本届论坛以“‘新常态’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创新之路”为主题,共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新常态”下传统拍卖行业的新调整与新转型、中国艺术品市场收藏与消费的新力量与新趋势和“互联网+”时代下艺术金融的新方向与新影响。
在致辞中,杨凯表示,2015年是全国深化改革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年,新一轮消费升级正在到来,并可以使市场变得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乃至于全球艺术品市场正进入“新常态”阶段,面对宏观经济调整和中国文化创业产业转型的新状况,中国艺术品参与者如何解决市场的难题,如何营造健康的大众艺术消费者参与的环境,促进中国艺术品市场行业在新的时期转型的新高潮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的工作。
2015年是中国拍卖市场的“熔断年”,但是“好现象”
事实上,2015年的中国拍卖市场正处于一种新的变化之中。在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看来,2015年的艺术拍卖市场两极分化“十分明显”。“这一年的市场当中有激情的部分,也有悲壮的部分。市场上有非常好的成交的价格,比如说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拍出1.79亿,但同时也有很多中小拍卖行做不下去了。同时,国内的拍卖市场、艺术品市场在调整的底部阶段。反过来看国际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都在创历史的新高,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反差。”
2015年中国艺术市场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北京荣宝斋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用了“熔断年”这个词来形容这一整年的状态。刘尚勇说,自己确实看到了不少“熔断”现象发生在中国艺术市场。
他说:“从画家的角度说,我认识的很多年轻画家,原先手里有很多订单,画不过来。但到了年底我再跟他们聊天,发现进入2016年他们手里没有订单了。他把前期的订单画完以后,到了新的一年两手空空,这就是一种‘熔断’。我们又看到很多画廊和画店在2016年休业。因为门可罗雀,交易非常清淡,很多画廊不得不歇业,这也是一种熔断。”
不过刘尚勇也坦言,这种“熔断”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并不是什么坏事”。“与此同时,好的艺术品、艺术精品仍然有非常好的价格。”他说。
苏富比亚洲资深顾问温桂华也认为,近年中国市场拍卖成交虽然有所回落,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未必不是好事”。“这两年,大家可以反思我们走过的历程。市场回调以后,反而厘清了价格体系。同时,好的作品永远有好的价格,让买家更加明确什么作品更适合收藏,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二十几岁的拍卖行业已成“老炮儿”
在刘尚勇看来,中国的拍卖行业虽然只有二十几年的发展时间,但在2015年“新常态”来临之际,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行业”。“我们拍卖行业从1992年到现在二十几年,我们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但瞬间我们已经被定义为传统行业了,(我们拍卖行业)都被定义为‘老炮儿’了,好像有点儿过气的感觉。”
“如果分析一下行业发展历史,再展望一下未来,我的确认为我们处在‘老炮儿’的位置。”刘尚勇说,上世纪70年代时,拍卖行业进行艺术品交易往往是私人之间的交换。这个交易的圈子大概在几个人或十几个人之间。后来逐渐有一些文物商店、画廊,这是国家指定的。这些专业文物商店、画廊的出现和传统的文物商店相比更加对外开放。这样就从原来的几个人、十几个人的交易变成了几十个人的交易市场。1992年以后有了拍卖,市场又扩大了。在一年中,一个拍卖公司会迎来几百人、几千个人参加交易。
刘尚勇说:“今天我们来到了互联网时代。由于有了互联网,交易过程中会有几万人参加,甚至几十万人,多的时候有可能上百万人参加。因为基于互联网产生了电商平台、网上画廊集群、网上拍卖集群、网上艺术家集群,以及各种各样的微拍,这些都是一种新兴业态,交易规模又大了许多。一年中参加拍卖公司的客人达到上千人就不错了,可在互联网条件下,可以几万人、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来参与交易。在这样的对比下,如果我们还是从事拍卖的经营模式,是不是感觉像‘老炮’一样是传统行业了?虽然我们自己感觉到二十年很年轻,但是我们已经被定义为‘传统行业’了。”
不同的拍卖公司要有自己的特色
那么作为传统行业的拍卖业应如何创新?刘尚勇给出的答案是“扎扎实实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客户,对得起市场”。
而温桂华则说得更为明确。她指出,不同的拍卖公司要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我们不能求大而全,过去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现在差异化的竞争开始出现,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温桂华说:“从同质化竞争向质量化、差异化转变,这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公司不分大小,只要定位准确、有特色就很好。我们常常提某个公司这个板块是最好的,那个板块是最好的,说明这个板块定位最好,公司只要抓准定位都有发展的空间。”
而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旭则认为要“守住三个方向”。他指出,第一个方向是开辟新的买家、开辟新的品种以及找到新的艺术品的来源,第二个方向是艺术品金融,第三个方向是艺术品电商。
中国藏家正加入世界,世界也在关注中国
事实上,除了拍卖公司,中国的藏家与整个行业也正面临着“新常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表示,中国文化消费诉求的日益明显正从趋势越来越变成现实。他认为,艺术品消费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或许会支撑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转型与结构,也会改变过去以收藏市场或投资市场为主要属性的所谓的艺术品市场的情况。他说:“这或许会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到一个具有广泛参与度的大众性市场(阶段)。”
而当我们以全球化的视角观察中国艺术品市场时,中国藏家则正在融入世界。嘉宾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指出,中国藏家全球化的收藏正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她表示,2015年刘益谦的例子正说明“中国藏家正以非常主流的(方式)加入世界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的崛起对(世界)艺术品市场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同时,蔡金青也表示,全球藏家和艺术市场对中国艺术品也有持续的关注度与兴趣。“2015年秋拍中,我们在上海地把新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集中呈现给全世界藏家,成交率几乎达到了100%。这其中35%是中国以外的藏家。”
而对于整个艺术品拍卖行业来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兼CEO胡妍妍认为,在“新常态”下,需要整个行业更加规范、专业。
对此,广州华艺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亦非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几点建议。他指出,行业协会应规定赝品的认定程序和实施实则,完善赝品的监管机制和处罚制度,对赝品的生产者应该按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悉,本届论坛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北京市文化局指导,99艺术网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