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远
安思远的书房
佳士得预展现场 再现其书房
编者按:今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不同凡响之处是因为佳士得推出了1400多件安思远生前珍藏。安思远先生被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为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他从小就对收集物品感兴趣,从收集第一枚中国邮票开始,逐渐走上了经营古董之路,并一跃成为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在他逝世之后,其毕生的珍贵藏品就备受关注,当佳士得即将在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推出安思远私人珍藏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并成为本届艺术周最大的看点。
王歌
2015年3月17日纽约时间晚6点,经过佳士得精心挑选和精心策划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终于隆重开拍。最终首次呈现的57件拍品共获得6110.7万美元,有四项拍品刷新了世界拍卖纪录,其中一件鎏金铜熊摆件以285.3万美元成交,一套四件的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以968.5万美元成交。毫无疑问,中国藏家以极高的热情参与了竞投,对他们来说,来此并不仅仅希望获得一件或数件安思远先生的藏品。不少安思远的生前好友以及敬仰他的古董商、收藏家也特地在此期间聚会,是希望表达崇敬之情。
安思远印象——非常感性、特立独行
安思远是一个牙医和歌剧演员的儿子。他是如何成为一位能够影响时代审美的古董商?当下中国媒体有关安思远的报道零零碎碎,语焉不详。由于安思远在中国古董艺术品方面独特的造诣而被誉为“中国古董教父”,又由于他是为数不多的最早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西方人,也是第一个出版中国明式家具书籍并在研究方面成果卓著,而被纽约时报冠以“明代之王”的称号。于是有很多篇幅热衷于梳理他在藏界的建树,甚至有点神化的意味。其实安思远就是一位古董商,只不过他在这方面做得很卓越。
此次佳士得针对安思远先生的营销受到广泛赞誉。前期从2000余件藏品中甄选出部分精品进行全球巡展,宣传方面非常成功。这次在预展现场再现了安思远生活的几个主要场景:例如他的书房、客厅,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佳士得副总裁Tinna Zonars介绍说:“这个房间完全再现了安思远的书房。”他指着中间的两张欧式书桌,“他永远是坐在桌子的那端,而拜访他的人坐在桌子的这边。如果你现在让我坐到那边我就会觉得特别别扭。所有这些东西之前都是摆在他的桌子上把玩的。”几个场景的再现,极大的强化了安思远的存在感,让人联想到安思远与他的艺术品是如何美好相处在这样的空间里。而随着几天拍卖的结束,这几个房间也都大半空了,让人唏嘘不已。
“我首先是一个古董商,然后是一个收藏家。”这是安思远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对于安思远的友人来说,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友善、大度,甚至“大方”得有点儿夸张!据说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秉性——过于信任、出手阔绰,因此安思远也经常蒙受各种欺骗。行里的人还会经常用 “导师”这个词来形容他,因为几乎所有跟安思远打过交道的人说他热情好客、不吝赐教。说起安思远购买艺术品的执着也是让人印象深刻。Tina告诉记者,安思远一向被激情所主导——喜欢了就一定要买到!Tina指着安思远书桌上的那件鎏金铜熊告诉记者:“2007年他来参观佳士得的预展,一眼看上了鎏金铜熊小摆件,马上变得异常兴奋,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就对我说‘我要买这一件,有消息请给我打电话。’后来我沟通了他的电话,在电话里我帮他出价。他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极大的信心和勇气来买这件杰作。最终我们给出了最高价。”安思远买东西的任性让人记忆犹新。也许他的任性还不仅仅体现在对喜欢的艺术品的执着上,他同样喜欢雪茄和酒精。和美国的一位记者聊起安思远,他曾在安思远生前采访过他。“整个采访过程,安思远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雪茄。对雪茄的依赖也是到了骨子里的,似乎并不亚于艺术品”。也或许正是因为此,安思远晚年身体不好,并且医生劝他戒除烟酒的话也从来没有听过,依然我行我素。所以安思远从头到脚都是一个非常感性、特立独行的人。
85岁的安思远没有子女,最后陪伴他的是他的日本管家,也是他信赖和爱戴的人。安思远很早就立有遗嘱,并且时不时的会做些调整。他一直筹划着在生后将自己的东西拍卖出去,并且还经常告诉别人最后一件拍品肯定将是他手上戴的这个完美无瑕的翡翠戒指。但是最后,安思远的这枚翡翠戒指并未上拍,而是送给了这位日夜陪伴他的管家。
“安思远”是这样炼成的
安思远的公寓位于纽约著名的奢侈品一条街第五大道上。公寓有20多个房间,据说是纽约地产中第三好的位置,仅次于大都会博物馆。在他去世后,人们给他这个房子的估价便超过了人民币4个亿。“我或许不是最伟大的亚洲艺术品商,但一定是最富有的。”安思远这样评说自己,除了富可敌国的藏品,更多的可能在强调他内心的富足。当人们走进他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公寓,踏上清代宫廷地毯,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在20多间空间里:墙壁上有明代文征明的书法和齐白石、傅抱石绘画,几案上摆放着商周青铜器、唐代金银器和三彩陶,中国石雕和古印度石雕、佛教造像或依墙而立,或陈列于壁炉和窗台上,宋元名瓷和明清官窑瓷随意摆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藏品丰厚的东方艺术博物馆,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雕塑、绘画、家具及工艺品的收藏。
安思远父亲是牙医,母亲歌剧演员,他的富有并不是继承来的。进入古董行业按其自己的说法,是因为捡到了一个鼻烟壶而转手获取几十美元。他以犹太人敏感的商业眼光看到了这里面大有文章。但是他最初并没有经营中国古董,而是做英式家具。至今人们仍能在他的藏品中看到英式家具和装饰艺术。也许一位非常著名中国艺术品古董商庞耐的出现以及在耶鲁大学执教王方宇教授指导直接影响了安思远走上了亚洲艺术品收藏和经营之路。
安思远是位眼光独到商人和头脑敏睿的藏家。他曾于1959年开设的古董店,虽然人们都知道他最大的买家是洛克菲勒三世,起初并没有很大的买家光顾他。翻阅他自己的文字记录,接触百万富翁是从1988年开始的。刚开始的很多客人是庞耐介绍的,因为当时庞耐的知名度远超过他,这让安思远感激了一生。如果没有庞耐,可能就没有今天安思远的传奇。后来他才开始慢慢的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安思远形容自己的古董商工作“其实就是销售,营销自己,你要能吸引百万富翁们的注意。”“安思远虽然曾经开过古董店,但他最终没有选择再开商业性的画廊,就在自己的公寓里面做生意。因为他觉得这样少了几分‘商业气’的方式更适合自己。他会跟客人聊天,了解了客人的喜好之后,再开始推荐藏品。”哈弗大学教授,安思远的好友Robert告诉记者。后来“安思远”就成为了一种品牌,就好像今天富豪都会买LV或者香奈尔来彰显自己一样。安思远认为自己也达到了这样一种品牌效应,是成就他成为著名古董商的关键。
安思远除了非常善于推销自己,很多人将它的成功归结为有非常好的艺术天赋。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他来说,“很多艺术品其实并不是很了解,例如东南亚部分。但是对艺术的审美其实是相同的,所以他买起来也很大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资深研究员张子宁博士这样评价安思远。这次安思远拍卖一经推出,很多人就感叹他的收藏范围涉猎之宽。也有人怀疑安思远怎么能懂这么多?其实道理没有那么复杂,对于造型等基本艺术概念的判断,其实是适用在任何文化领域的,一通则百通。另外,安思远在获得一定积累后,买卖的方式就变得十分讨巧。Robert和张子宁都反映,安思远的购买习惯是一下买断一个人的全部收藏,选择自己喜欢的那部分留下,剩下的全部卖掉。最好的例子就是他买断Humann先生的藏品。Humann是一位东南亚艺术品的大藏家,安思远今天的泛亚洲收藏体系就是在其私藏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他当年倾其所有毅然买下Humann的藏品,为他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雄厚基础。他曾表示,“当时非常困难,东西拿到之后,我抓紧挑了一部分拍卖掉,赚取的价钱就足够养剩下的那部分了!”除此之外,安思远还以同样的方式买断过很多重要收藏,这种购买方式让他直接站在了他人积淀的高度上。 安思远的成功有一部分是运气,比方遇到了庞耐和王方宇,另一个原因是身处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中国艺术品大量外流,并且时价不贵。但重要的还是来自他个人的天赋,具有一双艺术敏感度极高的眼睛。他善于把握商机,善于推销自己。一些外媒还评价安思远是“一生奉献给了东方艺术”。常常有将安思远与卢芹斋、TJ TAI、EDWARD CHOW(仇炎之)相提并论的,都认为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大古董商,尽管身处历史环境不同、成长方式不同、成功的路径也不同,但是最大的共通点,都是为了艺术而倾其一生。记者在问及ROBERT关于安思远的私生活的时候,试图找到一些其他答案。Robert显得有点儿为难,然后回答我:“这(指从事艺术品)就是他的私生活!我跟Bob(熟悉的朋友称安思远为Bob)每次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艺术品。他很喜欢向别人展示他的新近收藏,或者是前辈收藏大家、大古董商四十多年来没有谈过的其他话题。他也不打高尔夫,也不喜欢看歌剧或者电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上面。”真心喜爱,才会去投入。安思远的名言是:“如果你愿意天天和它(艺术品)生活在一起,才去买它。”偏偏这种专注成就了一代大师。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