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拍卖 > 市场 > 正文
拍卖行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易与难

  刘益谦、王中军、王健林……平时在经济版面上时常出现的各位房地产、影视业大佬的名字,在2014年却时常出现在艺术拍卖的新闻里,去纽约买毕加索、梵高,在香港买唐卡、买鸡缸杯,世人眼中的“土豪”“任性哥”们,在艺术品投资领域的视角已经非常国际化了。与富豪们走出去一掷千金的节奏相同,2013年至2014年,苏富比、佳士得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拍卖行也把触角伸至香港,拍卖业全球联动的“高大上”局面已然突显。

  且不论刘益谦3.48亿港币的唐卡值不值,又或者去年秋拍北京瀚海近20亿元的总成交额,“今秋最艰难”的论调从平时豪气干云的匡时老总董国强的口中说出,任谁听了都会有点凉意:自从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遭遇寒冬,如今经历两年调整的市场,仍处于“不温不火、平稳过渡”的阶段,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概念基本吻合,由此“提质、增效”成为关键。一边是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一边是业内低迷调整暗流涌动,在99艺术网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上,与会者都在关注:在全球经济环境下,2014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拐点,新的需求结构正在形成,新一轮消费升级正在到来,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变得日渐丰富和多元。其中,投资收藏者对艺术品购买和拥有目的的观念转变,是今天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的艺术品市场究竟该何去何从,未来有哪些基本趋势与特点,新兴艺术品交易平台和交易方式的崛起,是否将会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业态和规模?

  全球拍卖业界互动趋势明显

  “2014年1至9月,中国拍卖市场总成交额为153亿元”,中拍协副秘书长欧阳树英的数据,让业界专家普遍认为今年全年的成交额会在300亿元左右,低于2011年的553亿元的成绩,但市场竞争国际化、收藏品位多元化、藏家层次年轻化的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2012年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进驻香港;2013年苏富比、佳士得进入内地,今年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国际论坛在纽约举办,让当今艺术品市场呈现金融化和国际化的特点。”中拍协常务副主任刘幼铮介绍,2014年9月,天津鼎天在伦敦成立英国鼎天,进行首拍,成交额1000多万元人民币,中小企业涉足国际,全球拍卖业界互动趋势明显。

  “华辰、保利、银座、鼎天等拍卖行纷纷参与国际合作、当代水墨受到国际关注、网络拍卖提供便捷渠道、收藏家在海外表现强劲……”刘幼铮指出,艺术服务的国际配套、拍卖活动学术化与国际接轨、国际化平台迅速搭建,都是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国际化”“沾洋气”的显著特征。

  在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看来,这样的发展理所应当——毕竟,10年前,国际市场还被苏富比、佳士得垄断,“oldmaster(老物件)”和家具还是热门,更重要的是,“那是一个没有iPhone的时代”;而如今,七大门类收藏家活跃,50%的客户在线完成交易,艺博会、博物馆特别是私人美术馆迅速发展,更关键的是“iPhone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佳士得在印度、迪拜和上海设立新的拍卖中心,发展网络和私人洽购业务,也是顺应国际化的发展。”她说。

  苏富比(北京)总裁温桂华也从去年秋拍感受到了这一趋势:“我们的秋拍,规模不大,但有10个国家的人参与竞投。”北京翰海高级顾问穆文斌提醒业界注意境外热钱的引入:一是投资俄罗斯石油的资金撤出后的流向,二是外资从中国股市撤出后,有可能会投入艺术品市场。“翰海秋拍前,有人找我商量:他准备了两亿,要专买流标的东西——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注意。”

  我们“很紧张”

  尽管可能有热钱,可能有迈向国际更大的步伐,但董国强仍在嚷嚷“太艰难了”:“征集和拍卖都很难,参与艺术市场的资金下降,艺术品市场参与的人没少,但缺乏信心,成交率和成交额都有所下降。加之股票市场相对不错,艺术这块就不好,这是一贯的现象。”他说,有些地方名头作品的价格像是坐电梯,直上直下——“前两年卖70至80万,这次我们估30万,以稳为主,结果流拍!真让我们始料不及。”他坦言“很紧张”,“内地大部分公司只拍书画,这块不行就全完,不像苏富比、佳士得项目多,比我们更有生存能力。”

  对此,温桂华倒是感觉内地拍卖行的心理承受力普遍偏弱:“其实SARS时是第一次调整,相比那时,这次还好;而且我看现在各家板块还比较丰富,多元化发展是抗压的良策。”刘幼铮亦认为,企业坚持规范、学术和国际的视野,才能渡过调整期。“就苏富比而言,除了拍卖板块的整合,在经营方式上,我们也在寻求突破:比如2012年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的开放,私人洽购突破春秋两季大拍的限制,在钻石和洋酒两个领域开展零售业务;明年我们计划正式开展与eBay的合作。”

  其实,有些事情也不是一两家拍卖行能够完成的壮举。刘幼铮介绍,中拍协近期筹划建立全球拍卖联盟,针对瑕疵担保问题形成8个国家的案例研究成果,希望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法。在穆文斌看来,当下的拍卖市场还不够国际化,不够跨区域,希望更多参与、加强国际互动。

  在北京荣宝总经理刘尚勇看来,其实我们不缺钱、不缺精品,也不缺信心,在国际化的道路中,最缺乏的是文化引领力。“市场一有高价就会被围攻,社会不支持我们站在亿元行情上,所以在拍卖行业各参与方自己培育文化力的时候,也希望国家的政策跟进,文化的顶层设计形成良好的氛围。”刘幼铮也呼吁国家在入境税收、文物标的的审核管理以及野生动物拍品的政策上有所完善。

  而针对当下土豪海外竞购天价艺术品的争论,董国强倒很不以为然:“外国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的是全世界的艺术,而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只收藏中国的艺术——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所以中国收藏家竞买外国优秀艺术作品,应当得到我们的鼓励。”

  链接

  听听大藏家怎么说

  从我个人的消费来说,这几年更多的是迷恋一种艺术品的消费,我认为这个消费可以带给我很多快感。所以,不要老是问我价格,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消费过程中间对于一个对象喜欢,可以不在乎它的价格。

  我感觉,不要把艺术品看得很神秘,人家举你也举就对了,一张画如果有十个人举,我认为肯定是好画;把口袋里的钱准备好,去保利夜场,去嘉德夜场,去苏富比、佳士得都可以,肯定有你买到好东西的地方。

  ——刘益谦

  我买梵高,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就是10月份,我在苏富比转了一圈,很惊讶,看到了梵高的作品,我顺便问了一句这张画怎么拿来的。当时工作人员给我讲得非常细,但我没想买,后来是人家的服务感动了我,我就想可以试一下,就这么简单。

  我进拍卖行都是看预展,这是我的一个爱好,但是我没有进拍卖现场,因为我怕自己激动——我是白羊座。所以我基本上都是电话委托,但还是很冲动。我一直克制自己别买东西了,我家仓库里堆不下,油画一摞一摞的,但还是没有憋住,还是买了。买来买去还是那几个艺术家,人的爱好是有天性的,我就是喜欢这种感觉。

  ——王中军

  来源:中国艺术报